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杂医科系专门治疗杂病的学科。参见十三科条。
出《素问·通评虚实论》等篇。以望诊测度病人形态的盛衰,体质的强弱,提供辨证治疗的参考。
出《本草拾遗》。为刺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官。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初年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升任翰林医官使。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宋政府组织编修方书,命王怀隐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上口唇两旁。作为望诊处之一。《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两颐,在上口唇两旁,即腮也。”《针灸大成》卷十:“更有两颐胚样赤,肺家客热此非宝。”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营实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蚌泪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见虚则补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