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疗法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
即指针疗法。见该条。
病名。《治疔大全》。即眉心疔。见该条。
泛指颈项,或专指颈项的前部。参见颈项条。
病证名。又名产泄。《丹溪心法》:“产后泄泻,此余血渗入大肠为泄,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用荆芥大者四、五穗,于盏内烧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研汤调下。此药虽微,能治大病,方名的奇散。”《张氏医通》卷十一:
①见《本草纲目》。即苦参实。②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鸦胆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疫疔。见该条。
痰饮之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一名饮癖。参见痰饮、饮癖条。
见《本草纲目》。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伤寒论》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三至四两,生附子(大者)一枚,猪胆汁半合。前三味水煎,去渣,入猪胆汁,分二次服。治霍乱吐下已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
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子啼。详该条。
治疗胃虚的方法。如胃气虚寒则温胃建中;胃阴不足则滋养胃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