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浑身麻木

浑身麻木

证名。指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感。多由气血不充,卫气不行,或痰湿,或气郁血瘀所致。《兰室秘藏》卷二:“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可用神效黄芪汤等。《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浑身麻木者,宜八仙汤五积散。……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甘草有身麻生疙瘩者,宜散滞汤;有因气麻木者,宜开结舒筋汤。”如湿痰者,或走注如核,肿起有形色白,宜化痰利湿,用二陈汤加苍术枳壳黄连厚朴等。因气虚者,宜补气行气,用四君子汤加厚朴、香附等。血虚者,宜养血而生血,如四物汤加生地、红花、枸杞、香附之类。又有因阳气衰弱,湿伏阴分所致者。《张氏医通·麻木》:“东垣治闭眼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渐退,久而方止,昼减夜甚,为阳气衰而湿伏阴分也,三痹汤去乌头,加苍术、黄柏。”参见麻木条。

猜你喜欢

  • 白苔

    正常的白苔是胃气所生,薄薄平铺于舌的中部和根部,颗粒均匀,干润适中,舌色如常。病变的白苔主风寒湿邪,主表证,一般证情尚轻;又根据舌苔的厚薄干湿,舌质的红淡以及兼证的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

  • 杂积

    指寒热气血痰瘀食积等夹杂所致的积证。《证治准绳·杂病》:“杂积通治,万病紫菀丸、局方温白丸、厚朴丸。”参见积有关条。

  • 吴氏中馈录

    食疗烹饪著作。著者不详。收于元人陶宗仪《说郛》,名为《浦江吴氏中馈录》。《绿窗女史》、《古今图书集成》亦载。是书载录脯鲜、制蔬、甜食三个部分,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都是江南(主要是浙江)民间家食之法

  • 诸真圣胎神用诀

    气功学著作。撰者不详,约编定于北宋初年以前。此书集诸家胎息法于一书,系统论述气功养生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其学术观点主要认为精神内守是健康延年之道,而胎息法则是养神益气固精的主要方法。书中汇集的二十

  • 草鞋带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见该条。

  • 膈洞

    出《灵枢·根结》。膈,饮食格拒不下;洞,大便泄泻如注。详噎膈、洞泄条。

  • 桑菊感冒片

    即桑菊饮作片剂。治证同。见桑菊饮条。

  • 时疫

    病名。①即疫、瘟疫。见《瘟疫论》。因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有强烈的传染性。《不知医必要·时疫》:“此症有由感不正之气而得者,或头痛,发热,或颈肿,发颐,此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

  • 阳明病外证

    指阳明病的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多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

  • 于法开

    【介绍】:晋代医家。好仙释,后学医,医术高明。撰有《议论备豫方》一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