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陕西中草药》。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广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专门研究外科,闻名于当时。曾任太医院院判等职。撰有《外科大成》一书。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改斋。履籍不详。擅长小儿科,著有《保婴直指》(佚)、《痘疹玄机》四卷。对于痘疹,主张不泥守前人的方剂,应当根据人的气血虚实寒热以及痘疹的多少轻重等不同情况,灵活施治。
拔罐法的一种。见《外科正宗》。亦称药筒法,是拔罐与药物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拔罐的操作,有利于药物的渗入和吸收,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舒筋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急慢扭伤,哮喘,
药物剂型之一。依方精制的成药,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外用的多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内服的有紫雪丹、至宝丹、玉枢丹(一名紫金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履贯不详。精通针灸术。据载徒弟为病妇刺足外踝,针滞留不出,张另刺手腕某穴,针刚进而外踝滞针即出。
病名。①指具有强烈传染性,可造成一时一地流行的疾病。见《诸病源候论》卷十。又名瘟疫、时气。《医学入门》卷四:“疫疾如有鬼疠相似,故曰疫疠,又曰时气。”参见瘟疫、时气等条。②指湿温有强烈传染者。《六气感
病证名。见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小儿初生时,腮内生如米豆大一小疱,次日渐大,如有所含,故名含腮。若不早治,则可蚀破腮颊。宜先以盐汤洗净患处,然后用二金散(鸡内金、郁金等分)吹之。
推拿手法名。用手触摸肢体穴位,适用于全身各关节、骨骼、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