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齿龋。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蒲种壳,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多因胃热络伤,或心、脾、肝、肾劳损而致。《临证指南·吐血》:“内因起见,不出乎嗔怒郁勃之激伤肝脏,劳形苦志而耗损心脾,及恣情纵欲以贼肾脏之真阴真阳也。”其症身无表邪,脉不浮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金花内障。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青皮、枳壳、大腹皮各等分。水煎服。治三焦胀,气满腹中,空空然响。若上焦胀加桔梗;中焦胀加苏梗;下焦胀加木通。
【介绍】:见虞洮条。
指小肠。心为火脏,小肠与心相表里,故称小肠为“火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