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病

热病

病名。出《素问·刺热篇》。①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意同广义的伤寒。《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参见伤寒、温病条。②指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热病,有温病。”③指夏季伏气所发的暑病。《医宗必读·伤寒》:“热病者,冬伤于寒,至夏乃发,头疼身热恶寒,其脉洪盛。”《温热逢源》:“伏气所发者,名为热病;而以暴感而病者,仍名曰暑病。”④指五脏热病。见《素问·刺热篇》所论“肝热病”、“心热病”、“脾热病”、“肺热病”、“肾热病”等,详见各该条。⑤《灵枢经》篇名。本文主要论述各种热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故名。内容列举了五十九个治疗热病的穴位和热病禁刺的兼症。同时对偏枯、痱、胸满喉痹等症治也作了简述。

猜你喜欢

  • 妙应大师

    【介绍】:见张明德条。

  • 害蜚

    六经皮部之一,阳明皮部名。“害”古与盍、阖通用,应读作“阖”,“蜚”是阳气飞动之意。阳经以阳明为阖,故称“害蜚”。《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说

  • 王克明

    【生卒】:1069~1135【介绍】:宋代医生。字彦昭。祖籍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后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自幼体弱多病,读《难经》、《素问》,专心研究医学,以医术闻名江浙一带,尤擅长针灸。治疗

  • 舌上痈

    病名。系指痈生舌上。《喉科秘旨》卷下:“舌上痈生于舌中心如梅子大,不能言语,此症因热入心包络而发,左寸脉宜洪大数,不宜细缓,红肿者可治,黑者不治。”治疗参见舌痈条。

  • 发乳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三。又名乳发,俗称脱壳乳痈。本病为乳痈之严重者。溃则皮肉尽腐,迅速扩大,如治疗不当,易伤囊隔,终成漏症,久不收口。证治见乳痈条。

  •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

    书名。16卷。吴考槃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选释《伤寒论》各篇。在编次上删去脉法、序例、

  • 马蹄肺筋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 爪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爪黄之病,口苦舌干,身体急强,面目俱黄,行履不得,言语狂乱,四肢疼痛,发即便走。”治用灸烙法,内服瓜蒂散等方。参黄疸有关条。

  • 胎气喘息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病因孕后过食生冷,兼有风寒客于肺胃,以致肺气失宣,气机不畅。症见痰喘气急,夜卧不安。宜散寒宣肺,平喘安胎。用紫苏安胎饮(紫苏、枳实、大腹皮、桔梗、贝母、知母、当归、桑白皮、

  • 落架风

    病名。指颊车骨脱臼。俗名吊下巴。《重楼玉钥》卷上:“此症或因酒后,或偶大笑,或大呵欠致脱落下颏不得合架,口大开而不能咀嚼。虽属上热下虚,实由气血有亏,以致胲筋弛而不收。”治宜以手法复位并用布兜其下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