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痛,或睥肿头重,怕热羞明,涕泪交流等证,一家之内,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传者是也。”即天行赤眼。详该条。
病名。又名沍耳。《证治准绳·疡医》:“耳疳生疮臭秽,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时出黑臭脓。”由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而成,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治宜清火利湿。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生。四川夹江人。据载擅长治眼病。曾为宋太后治愈难治眼病。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俗称眼粪。为眼部的分泌物。《审视瑶函》卷一:“眵多热结肺之实;眵多不结肺之虚。”宜结合眼部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木香二两,黄连二两半,肉豆蔻(大者生用)七个。为细末,鸡子清搜和为饼,慢火上炙至色红极干,再研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泻痢。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一。指脏腑内伤所致的小便失禁。脾肾不足者居多。主要症候为小便时时自遗,神志清醒,语言轻微,饮食减少,大便溏泄,脉濡软或浮大。治宜补益脾肾,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味肾气丸。又有肝阴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
即水痘,详该条。
病证名。指腹胀久而不愈者。《诸病源候论》卷十六:“久腹胀者,此由风冷邪气在腹内不散,与脏腑相搏,脾虚故胀,其胀不已,连滞停积,时瘥时发,则成久胀也。”其症多伴有腹胀,按之柔软,形体消瘦,面色淡白等。治
【生卒】:八世纪【介绍】:唐代医家,长期居住西藏,为藏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曾把金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中医中药书籍译成藏文,对汉藏医学的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