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琼玉膏

琼玉膏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琼玉膏

药方名称琼玉膏

别名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每晨以10克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肺润燥为臣;佐以人参茯苓补脾益气,茯苓又能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诸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之功。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琼玉膏

药方名称琼玉膏

处方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琥珀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2.5千克(熬,去沫)

制法先将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内,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主治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酒30毫升调服,不饮酒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

猜你喜欢

  • 姜酊

    药方名称姜酊来源为姜流浸膏经加工制成的酊剂。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液体;有姜的香气,味辣。炮制取姜流浸膏200ml,加90%乙醇使成1000ml,混匀,静置,滤过,即得。功能主治健胃驱风药。用法用量口服,

  • 疳劳丸

    药方名称疳劳丸处方茶毗处煤7钱,甘草3钱,麝香2分。制法上糊丸。功能主治疳劳初发,咳嗽盗汗黄瘦。用法用量15岁以上,每服7分,空心以黄耆汤送下,日2夜1。摘录《续名家方选》

  • 茅香花丸

    药方名称茅香花丸处方茅香花1两,艾叶1两(并烧为灰)。制法上为细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久不愈。用法用量初以蛇床子汤下2-30丸,微吐不妨吐,吐却用枣汤下。立有大效。摘录《圣惠》卷二

  • 温精汤

    药方名称温精汤处方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各3克肉桂1.2克木香0.9克 小茴2.4克 玄胡香附各1.2克功能主治治小腹疼痛,喜温喜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 半夏左金汤

    药方名称半夏左金汤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麻黄白术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麻黄白术散药方名称麻黄白术散功能主治治大便不通,小便赤黄,浑身肿,其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白沫如胶,吐哕痰唾,时躁热,发欲去衣

  • 防风通圣三黄丸

    药方名称防风通圣三黄丸处方防风、白芍、滑石、川芎、芒消、大黄、栀子、桔梗、荆芥、石膏、麻黄、连翘、当归、薄荷、甘草、白术。制法上为末,泛为丸。功能主治实火蕴热积毒,二便闭塞,风痰上塞,将发喉痹,胸膈不

  • 哭风散

    药方名称哭风散处方赤脚金头蜈蚣1枚,蝎梢4尾,僵蚕7个,瞿麦半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断脐为风湿所伤,或尿在抱裙之内,遂成脐风撮口,面赤喘急,啼声不出。用法用量《普济方》有半夏末半钱。摘录方出《医

  • 加味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加味橘皮竹茹汤处方赤茯苓橘皮枇杷叶麦门冬竹茹半夏各3克人参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清肝止淋汤

    药方名称清肝止淋汤处方白芍30克(醋炒)当归30克(酒洗)生地15克(酒炒)阿胶9克(白面炒)粉丹皮9克黄柏6克牛膝6克香附3克(酒炒)红枣10个 小黑豆30克功能主治养血清肝。治妇人血虚火旺,带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