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番薯

番薯

《中药大辞典》:番薯

药材名称番薯

拼音Fān Shǔ

别名朱薯(《闽书》),山芋、甘薯(《群芳谱》),红山药(《农政全书》),香薯蓣、红薯(《汲县志》),金薯(《甘薯录》),番茹、土瓜(《纲目拾遗》),地瓜(《闽杂记》),红苕(《广州植物志》),白薯(《岭南草药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旋花科植物番薯块根。冬季收采,刨出块根,除去泥土。

原形态多年生蔓状草质藤本,秃净或稍被毛,有乳汁。块根白色、黄色、红色或有紫斑。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头形至心形,边近全缘,有角或有缺刻,有时指状深裂。聚伞花序,腋生,花数朵生于一粗壮的花序柄上;萼深裂,淡绿色,长约1厘米,先端钝,但有小锐尖;花冠漏斗状,长4~5厘米,5短裂,紫红色或白色;雄蕊5;子房2室,蒴果通常少见。花期冬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甘,平。

①《纲目拾遗》:"甘,平,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温。"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

①《纲目拾遗》:"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同)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②《本草求原》:"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和鲗鱼、鳢鱼食,调中补虚。"

③《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论生熟,食少许即安。"

④《岭南采药录》:"醋煮服,治全身肿。"

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煮食。外用:捣敷。

注意①《纲目拾遗》:"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②《随息居饮食谱》:"凡时疫疟痢肿胀等证皆忌之。"

复方①治酒湿入脾,因而飧泄者:番薯煨熟食。(《金薯传习录》)

②治湿热黄疸:番薯煮食,其黄自退。(《金薯传习录》)

③治乳疮:白番薯捣烂敷患处,见热即换,连敷数天。(《岭南草药志》)

④治疮毒发炎:生番薯洗净磨烂,敷患处,有消炎去毒生肌之效。(《岭南草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番薯

药材名称番薯

拼音Fān Shǔ

英文名Sweet Potato

别名朱薯、山芋、甘薯、红山药、红薯、金薯、番茹、土瓜地瓜、玉枕薯、红苕、白薯、甜薯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闽书》:番薯,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其茎叶蔓生,如瓜萎、黄精山药、山蓣之属,而润泽可食。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剪插种之。

2.《农政全书》:薯有二种,其一名山薯,闽、广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两种茎叶多相类。但山薯植援附树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垒,番薯形圆而长;其味则番薯甚甘,山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pomoea batatas [l.] Lam.[Convolvulus batatas 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亦可窖藏。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地下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节上易生不定根。单叶互生;叶柄长2.5-20cm,被疏柔毛或无毛;叶片形状、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长4-13cm,宽3-13cm,全缘或3-5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7朵,苞片小,披针形,早藻;萼片5,不等长;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雄蕊5,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蒴果,通常少见。花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常呈类圆形斜切片,宽2-4cm,厚约2mm,偶见未去净的淡红色或灰褐色外皮。切面白色或淡黄白色,粉性,可见淡黄棕色的筋脉点线纹,近皮部可见一圈淡黄棕色的环纹,质柔软,具弹性,手弯成弧状而不折断。气清香,味甘甜。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白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圆球形,类三角形,大小不一,脐点星状、飞鸟状或点状;复粒由2-10个分粒组成,长38μm,直径3-36μm。②导管多为网纹,亦有梯纹,直径5-35μm。

化学成分含并没食子酸(elagic acid)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

药理作用番薯热水提取物对眼晶体醛糖还原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番薯分离出的并没食子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为有效成分。

性味甘;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脾虚水肿;便泄;疮疡肿毒;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生食或煮食。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1.《纲目拾遗》:中满者不宜多食,能壅气。

2.《随息居饮食谱》:凡时疫疟痢肿胀等证皆忌之。

各家论述1.《纲目抬遗》:补中,和血, 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煮时加牛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劝;(同)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2.《本草求原》: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和鱼、鳢鱼食,调中补虚。

3.《随息居饮食谱》: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论生熟,食少许即安。

4.《岭南采药录》:醋煮服,治全身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鮸鱼

    药材名称鮸鱼拼音Miǎn Yú别名敏鱼、鳘来源鲈形目石首鱼科鮸鱼Miichthys mi-iuy (Basil.),以鱼鳔入药。生境分部山东。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养血止血,补肾固精。用法

  • 山药藤

    《中药大辞典》: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秋季连根拔起,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用法用量外用:煎

  • 两指剑

    药材名称两指剑别名千打捶、山香圆、七寸钉来源省沽油科两指剑Turpinia arguta See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扭

  • 山货榔

    《中药大辞典》:山货榔药材名称山货榔拼音Shān Huò Lánɡ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无毛南蛇藤的茎。全年可采。晒干用。原形态攀援状藤本,长达数米。小枝灰色,皮孔明显

  • 树地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地瓜药材名称树地瓜拼音Shù Dì Guā别名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鸡眼睛来源桑科无花果属植物撕裂榕Ficus laceraatifolia Levl.

  • 冬珊瑚

    药材名称冬珊瑚拼音Dōnɡ Shān Hú别名珊瑚子、玉珊瑚、红珊瑚、野辣茄、野海椒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 L.,以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咸、

  • 鸡树条果

    《中药大辞典》:鸡树条果药材名称鸡树条果拼音Jī Shù Tiáo Guǒ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鸡树条荚迷的果实。秋季果头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

  • 豌豆七根

    药材名称豌豆七根拼音Wān Dòu Qī Gēn别名白三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菱叶红景天Rhodiolahenryi(Diels)S.H.Fu[SedumhenryiDiels]的根。拉丁植

  • 人参芦

    《中药大辞典》:人参芦药材名称人参芦拼音Rén Shēn Lú别名竹节参(《本经逢原》)。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茎。性味甘苦,温。①《本草蒙筌》:"甘。

  • 大苦溜溜

    药材名称大苦溜溜拼音Dà Kǔ Liū Liū别名螺旋茄、百两金(《广西药植名录》),苦凉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帕笠(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茄科植物旋花茄的全株。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