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疹论

痘疹论

书名。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2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

猜你喜欢

  • 烦闷、郁闷、苦闷。《素问·玉机真藏论》:“少腹冤热。”《素问·疟论》:“少气烦冤。”

  • 理瀹骈文

    外治法专著。一名《外治医说》。清·吴尚先撰。1册,不分卷。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也,药者瀹也”的涵义,故以《理瀹骈文》为书名。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

  • 乳子中风热

    病证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发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张志聪:“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于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

  • 水气不调

    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备急千金要方》:“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

  • 拐子药

    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 伤湿头运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头眩》。又称湿晕。因感受湿邪所致。症见头重眩晕,鼻塞声重,呕吐痰涎,身体沉重等。治宜散湿化湿为主。可用除湿汤、渗湿汤、芎术除眩汤等方。伤湿头运又有寒湿与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

  • 辛开苦降

    即辛开苦泄。详该条。

  • 斗睛

    病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又名通睛,指眼珠呆滞,不能活动者。详通睛条。

  • 陷中

    筋骨间的凹陷处。《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 证类本草

    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