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痱疮

痱疮

病名。指汗泄不畅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八。又名疿汗疹疿疮痱子,由于暑湿蕴蒸,汗泄不畅所致。多见于炎夏,以小儿肥胖人易患。好发于头面、颈项、腹、背、肩、股等处。皮肤汗孔处发生密集如粟米样的红色丘疹,迅速变为小水泡或小脓泡,自觉瘙痒及灼热感,常因搔抓而继发感染引起痱毒(汗腺炎)。治宜清暑解毒利尿。内服清暑汤绿豆汤(绿豆煮熟、薄荷煎汤,加糖)代茶饮。外用六一散或痱子粉外扑。相当于红色粟粒疹。

猜你喜欢

  • 吴德信

    【介绍】:见吴源条。

  • 皮肤针

    针具名。一种多针浅刺的专门针具,因其刺激仅及皮肤,故名。可用6~7号缝衣针5~7枚,横插入一根钻有孔眼的竹箸末端并加线固定,亦称箸针。市售小锤式皮肤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有梅花针、七星针、丛针等

  • 蛤蚂油

    见《中药通报》(5):205,1956。即蛤蟆油,详该条。

  • 气虚自汗

    病证名。见《红炉点雪》。由气虚卫不固表所致。症见自汗恶风,汗出常冷,疲乏无力,脉微而缓或虚大。治宜益气固表。可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 少阴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种。见《三因极-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阴肾经而成的脚气病。症见腰脊痛,小趾之下连足心,循内踝入跟中,上臑内出腘中内廉及股内皆痛,气上冲胸咽,饥不能食,面黑,小便淋闭,咳唾不已,善

  • 旋螺突睛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指旋螺突起之睛珠亦显突出者。参见旋螺突起条。

  • 女科歌诀

    见邵氏医书三种条。

  • 红点紫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赵氏治喉指掌》:“红点紫舌,因心脾二经热极所致。满口红点紫色作烂而痛,或身有赤斑。”治宜清心凉血、解毒泻热。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 筋脉拘急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伸屈不利。多因阴血耗伤,外邪乘袭,筋脉失养所致。参见筋挛、筋急条。

  • 腋气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