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百舌鸟

百舌鸟

《中药大辞典》:百舌鸟

药材名称百舌鸟

拼音Bǎi Shé Niǎo

别名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干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牛屎八(《四川中药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鹟科动物黑鸫

原形态体长约28厘米。雄鸟的嘴黄色。虹膜褐色。上体、两翼及尾均黑色;下体黑褐,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喉部亦微有此色渲染。脚近黑色。雌鸟嘴有时有褐端。上体、翼及尾均黑褐色,背部较浅淡;颏和喉均淡栗褐色,杂似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亦黑褐色,但稍沾栗色。

生境分部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在地面奔驰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如毛虫、孑孓,蝇蛆、蚯蚓等,亦吃野果及杂草的种子。分布华南大陆及海南岛。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咸,无毒。"

功能主治治血虚头晕,胃痛,小儿语迟。

①《本草拾遗》:"主虫咬;炙食之,亦主小儿久不语。"

②《日用本草》:"主胃中作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黑头晕。"

用法用量内服:炙食或炖汤服,1~2个。

复方①治黑头晕:牛屎八配黑鸡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久不语:牛屎八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百舌鸟

药材名称百舌鸟

拼音Bǎi Shé Niǎo

英文名Ouzel

别名反舌、反舌鸟、交啄、牛屎哵哥、牛屎了、牛屎八。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鹟科动物黑鸫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dus merul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或焙干。

原形态黑鸫,体长约28cm。通体几乎纯黑色。雌雄鸟的腋羽和翼下覆羽均为纯黑褐色,翅也几纯黑色。雄鸟上体褐而沾暗锈色,两翼黑色,初级飞羽具浅淡色外缘,尾羽也黑色。颏、喉淡栗褐,缀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黑褐而沾染锈色,腹部色较淡。尾下覆羽黑色,羽端稍沾淡棕。雌鸟上下体的锈色渲染较雄鸟浓着,下体接近暗锈褐色。虹膜褐色;嘴黄色,跗跖和趾黑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觅食在垃圾堆或厕所附近。主食昆虫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新疆、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protein),肽类(pep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杀虫止痛。主血虚头晕;小儿语迟;虫积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炙食或炖汤,30-50g;或焙研,5g。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虫咬;炙食之,亦主小儿久不语。

2.《日用本草》:主胃中作痛。

3.《四川中药志》:治黑头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药

    《中国药典》:山药药材名称山药拼音Shān Yɑo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

  • 夹蛇龟肉

    《中药大辞典》:夹蛇龟肉药材名称夹蛇龟肉拼音Jiá Shé Guī Ròu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龟科动物夹蛇龟的肉。性味①《食性本草》:"寒,有毒。"

  • 唢呐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唢呐花药材名称唢呐花拼音Suǒ Nà Huā别名炮胀花、炮胀筒、金鸡豇豆、两头毛、麻叶子、羊胡子草、羊奶子、燕山红、岩喇叭花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毛子草Incarville

  • 鲱鱼籽

    药材名称鲱鱼籽拼音Fēi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

  • 《中药大辞典》:珂药材名称珂拼音Kē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的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原形态贝壳2片,

  • 野茄树

    药材名称野茄树别名土烟叶、假烟叶、山烟草、臭烟、臭鹏木、洗碗叶、茄树来源茄科茄属植物野茄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微温。有毒

  • 角螺

    药材名称角螺拼音Jiǎo Luó英文名Trumpet shell whelk别名响螺、号螺、海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

  • 苦丁

    《中药大辞典》:苦丁药材名称苦丁拼音Kǔ Dīnɡ别名小山萝卜、龙喳口(《草木便方》),叉头草(《四川中药志》,蛾子草(《中草药通讯》(3):58,1972)。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台湾莴苣

  • 地榆

    《中国药典》:地榆药材名称地榆拼音Dì Yú英文名RADIX SANGUISORBAE别名黄瓜香、玉札、山枣子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 淡秋石

    药材名称淡秋石来源古代用石膏浸入童便中制成。现时用人中白浸去咸臭,晒干,研成粉,再加白芨将水拌和,制成方块。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