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皂荚子

皂荚子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

药材名称皂荚子

拼音Zào Jiá Zǐ

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

出处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性状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毫米,宽7~8毫米,厚约7毫米。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时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形鲜黄色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坚实、无杂质、无虫蛀者为佳。

炮制《雷公炮炙沦》:"皂荚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剥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两片,去黄(其黄消人肾气),用铜刀细切,于日中干用。"

性味辛,温,有毒。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本草经疏》:"味辛咸,温,有小毒。"

③《本草汇言》:"味辛甘,气温,无毒。"

功能主治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

①《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

②李杲:"和血润肠。"

③《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④《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

⑤《医林纂要》:"杀疳虫。"

⑥《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注意孕妇慎服。

复方①治大肠风秘:皂荚子三百粒。破作两片,慢火炒燥,入酥一枣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为度,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藜酸枣仁汤,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渐加至百丸,以通为度。(《妇人良方》)

②治肠风下血:皂荚子、槐实各一两。用粘谷糠炒香,去糠为末,陈粟米饮下一钱。(《圣惠方》神效散)

③治里急后重:积壳、皂荚子等分。炒令干燥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普济方》)

④治下痢不止:皂角子瓦焙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下。(《医方摘要》)

⑤治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皂角子。洗净,以少酥熬香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以蒺藜子、酸枣仁汤下三十丸。(《千金方》)

⑥治瘰疬满项不破,及肿疼痛:不蛀皂子三百个,酒一升半,化硇砂一两,同浸皂子七日,以文武火熬成,候酒尽为度,每至临卧,含化三粒。(《博济方》)

⑦治气毒结成瘰疬,肿硬如石,疼痛:皂荚子一两(烧灰),槲白皮末一两。同研令细,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⑧治一切疔肿:皂荚子取仁作末敷之。(《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皂荚子

药材名称皂荚子

拼音Zào Jiá Zǐ

英文名seed of Chinese Honeylocust

别名皂角子、皂子、皂儿、皂角核。

出处出自《雷公炮炙论》。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

原形态皂荚乔木,高达15c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形或斜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无毛。花杂性,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有4枚披针形裂片;花瓣4,白色;雄蕊6-8;子房条形,沿缝线有毛。荚果条形,不扭转,长12-30,宽2-4cm,微厚,黑棕色,被白色粉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一端略狭尖,长1.1-1.3cm,宽0.7-0.8cm,厚约0.7cm。表面棕褐色,平滑而带有光泽,较狭尖的一端有微凹的点状种脐,有的不甚明显种皮剥落后可见2片大型鲜黄色的子叶,质极坚硬,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坚实、无杂质、无虫蛀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树胶(gum)。种子内胚乳含由半乳糖(galactose)与甘露糖(mannose),按摩尔比1:3.9-4.0组成的多糖。

炮制皂荚子,收得,用磁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剥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两片,去黄(其黄消人肾气),用铜刀细切,于日中干用。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祛风散热;化痰散结。主大便燥结;肠风下血;痢疾里急后重;痰喘肿满;疝气疼痛;瘰疬;肿毒;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皂荚,能通大肠阳明燥金,乃辛以润之之义,非得湿则滑也。

2.《本经逢原》:皂荚子烧灰存性,能治大肠风秘燥结,祛风逐秽之性可知。

3.《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

4.李杲:和血润肠。

5.《本草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

6.《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

7.《医林纂要》:杀疳虫。

8.《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夜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花藤药材名称夜花藤拼音Yè Huā Ténɡ别名吼喃浪[傣语]来源防己科夜花藤Hypserpa nitida Miers,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福建、广东

  • 小叶地不容

    药材名称小叶地不容拼音Xiǎo Yè Dì Bù Rónɡ别名金不换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小叶地不容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uccifera H.S.Lo et Y.Ts

  • 土白芨

    《中药大辞典》:土白芨药材名称土白芨拼音Tǔ Bái Jī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8~10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

  • 银不换

    《中药大辞典》:银不换药材名称银不换拼音Yín Bú Huàn别名毛蔘箕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银锁匙、金线风(《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过山蕨

    药材名称过山蕨拼音Guò Shān Jué别名马蹬草、过桥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过山蕨Camptosorus sibiricus Rup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山东、江苏

  • 青叶胆

    《中国药典》:青叶胆药材名称青叶胆拼音Qīnɡ Yè Dǎn英文名HERBA SWERTIAE MILEENSIS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 无患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树皮拼音Wú Huàn Shù Pí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韧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功能主治治

  • 八角枫叶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叶药材名称八角枫叶拼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叶。植物形态详"八角枫根"条。功能主治《南宁

  • 鹿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仙草药材名称鹿仙草别名蛇菇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壮阳补肾

  • 云南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云南五味子根拼音Yún Nán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henryi 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