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虚实之分。虚证亦称面目虚浮。多因脾、肺、肝、肾脏气虚衰所致。实证多由湿热壅盛、风火水气、阳明实热所致。《景岳全书·面病》:“面肿有虚实,肿者为实,浮者
出《本草纲目》。即脐带。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颧部的一种疔疮。即颧疔,详该条。
刺法术语。指针刺应根据气血盛衰而施行补泻之法。《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纳)针,乃复侯其方吸而转针,乃复侯其方呼而徐引针,故
证名。《素问·玉机真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瘛与拘挛、拘急之义相近。参见拘挛、拘急、瘛疭各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苦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清热法之一。用苦寒药清气分热邪。如春温初起,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骨节疼痛、口渴汗少、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用黄芩汤。
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风热毒气,客于腠理,热毒搏于血气,蒸发于外,其皮上热而赤,如丹之涂,故谓之丹也。”详有关丹病各条。
疔疮外治法之一。见清·过铸《增订治疔汇要》。先将疔头用瓷片刺破,寻活蜘蛛一个,越大越好,放疔上,蜘蛛自能奔赴刺破处,吸拔其毒,少时蜘蛛不动即取下,放冷水中自活。如不愈,用蜘蛛再行吸拔,或另取蜘蛛用之,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