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箸针

猜你喜欢

  • 大孔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痢》。指肛门疼痛。如因下痢所致者,按痢疾诊治。因肛病所致者,详肛头痒痛条。

  • 经血不断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经漏。详该条。

  • 热结下焦

    下焦,指大、小肠、膀胱等。热邪郁结下焦,可见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赤或尿血,甚则小腹鞭满拒按,狂躁不安等症。

  • 湿痰发热

    病证名。指痰湿内停,郁久所致的发热。《丹溪心法·发热》:“湿痰发热,炒片芩,炒黄连,香附,苍术。右为末,用瓜蒌穰丸。湿痰,夜发热,以三补丸加白芍药为末。”详发热、痰积发热,痰症发热等条。

  • 薛一瓢

    【介绍】:见薛雪条。

  • 胎瘕

    出《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即脂瘕。详该条。

  • 硬杆水黄连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即水黄连,详该条。

  • 江苏金钱草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 长蛇灸

    间接灸法之一种。亦称铺灸,用大蒜适量,去皮捣泥,平铺于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上,宽厚各约6毫米,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然后用黄豆大的艾炷分别放在大椎穴及腰俞穴上施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时止。民间用以治

  • 寿人法

    书名。1卷。清·汪晸撰。撰年不详。书中记述导引坐功等8种方法,内容简短,后收入《颐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