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缪刺,针刺法之一,以其与经刺法有不同之处,故名。凡病在经脉,则刺其经穴,是谓经刺(又名巨刺);病在络脉,则刺其皮络,是谓缪刺。本篇主要论述各经络脉发病所采取之缪刺方法。
【介绍】:见方导条。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四。即子痫。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吴正伦条。
①读作指(zhǐ)。五音之一,属火。心音徵,其音抑扬詠越,雄以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音徵。”《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②音义同惩(chěng)。惩戒。《素问》有
病证名。指经行肢体麻木抽搐,经后即消失。多因血虚与风痰所致。血虚多由素体血虚,营卫失和,筋失所养,症见全身麻木抽搐,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治宜养血和营,佐以舒筋止痉,方用十全大补汤加白僵蚕,钩藤、鸡血藤
①病因六淫之一,亦称风气。属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故外感多有风证,并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病证名。即霍乱转筋。《霍乱燃犀说》卷上:“霍乱有称为吊脚痧者,即霍乱之剧而转筋者,原非另有一证也。”详霍乱条。
医论著作。2卷。清·唐宗海撰于1892年。此书将《易》学中有合于医理者予以引申发挥而为医学探源。上卷演先天八卦,将太极生两仪而有阴阳,以阐述中医阴阳学说,且将世界五方配之以应黄、赤、白、黑诸人种。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