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瘤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
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古人对孕妇提出应注意的事项,即一节“嗜欲”,二节“劳逸”,三慎“起居”,四节“饮食”,五节“见闻”。称为胎前十字真言。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疡医大全》:“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即震耳。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即飞龙阿魏化坚膏,见该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蟾酥一分,雄黄三分,蜈蚣一条。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葱酒送下。治疔疮肿毒,时毒初起者。
病证名。①指水气内停所致的咳嗽。《儒门事亲》卷三:“喘咳者,水气并于阳明,亦湿咳也;风水,不能正偃则咳,亦湿咳也;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亦湿咳也。”可用五苓散、桂苓甘露散、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参
【介绍】:见计楠条。
病证名。《幼科要略》:“稚年夏月食瓜果,水寒之湿,着于脾胃,令人泄泻,其寒湿积聚,未能遽化热气,必用辛温香窜之气。”可用平胃散、胃苓汤、七香饼之类。
指肝经气虚而寒。寒凝肝脉的部分症状。《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厥阴经也。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治以暖肝或温肝散寒法。
外治法专著。一名《外治医说》。清·吴尚先撰。1册,不分卷。刊于1870年。本书正文系以骈文体写成,并联系《子华子》一书所说“医者理也,药者瀹也”的涵义,故以《理瀹骈文》为书名。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
出《斗门方》。即原蚕沙,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