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之一。指因火痰而致躁烦不宁的病证。《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咳嗽不爽,胸中气闷,夜不得眠,烦躁不宁者,此火痰郁遏胸膈也。名曰痰躁。”治宜豁痰降火。方用陷胸、泻心汤等。参见痰证条。
经穴名。代号GB1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前额眉中直上1寸,正视时与瞳孔相直处。一说“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主治前
见《滇南本草》。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方法。即提痧。见该条。
见《饮片新参》。即紫苏子,详该条。
见《瘴症指南》卷下。即乐令建中汤,见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角代表木运,木运平气之年,无太过与不及,称为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