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至宝锭

至宝锭

见《中药制剂手册》。又名小儿至宝锭橘皮、炒山楂全蝎、炒麦芽蝉蜕、制白附子天麻槟榔羌活僵蚕(麸炒)、钩藤胆南星(酒蒸)来知母紫苏叶薄荷藿香滑石雄黄各150克,神曲(麸炒)、茯苓各600克,朱砂360克,炒白芥子琥珀各90克,牛黄18克,麝香冰片各12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一丸,温水送下,日一至二次。功能散风清热,化痰消食。治外感风寒,停乳伤食引起的发热咳嗽呕吐泄泻等症。

猜你喜欢

  • 夜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 三十六号益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

  • 州都之官

    指膀胱。州都为河流口岸之处,膀胱能贮尿排尿,故名。《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 四叶麻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 脾气下陷

    同中气下陷。详该条。

  • 锁膈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慢惊风口生疮,不能乳食者为锁膈。小儿患慢惊风后,吐泻不止,因津液消烁,致脾虚肝旺,口内生疮。治宜平肝补脾,予服独参汤,或四君子汤;并以南星末敷足心。

  • 出《灵枢·经脉》。即髌骨。又名伏兔骨,俗称膝盖骨。

  • 息露

    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痘疮后牙龈生疮,时时出血,谓之牙宣。呼吸息臭,谓之息露,此走马牙疳也。由热在阳明、少阳,宜内服洗心散,外用蚕脱散(蚕蜕纸、枯白矾、五倍子、人中白)敷之。

  • 口角疮

    病名。见《幼幼集成》。系指口角生疮,多见于小儿。即口吻疮。详该条。

  • 腧穴折中

    针灸经脉专书。2卷。日本·安井元越撰。刊于1764年。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原书用汉文写成,书中考证《内经》等中国古医书,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师说”及按语,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