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头痛》。亦称脑鸣、头响。详该条。
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
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坤元是宝》。即恶阻。详该条。
见可见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五色梅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5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介绍治疗儿科病的临床经验。卷1~3总论儿科病证的诊断、治法,并附歌赋和望诊图;卷4~5记述胎毒、变蒸、惊风等32类疾病的证治。现有《万密斋医书十
【介绍】:南宋医家。字少颖。世代精于外科,从事医疗五十余年,有丰富的外科治疗经验。整理家传积世秘方,参考古今诸家论说,于1242年(淳祐二年)编成《痈疽辨疑论》2卷。
穴位深浅分部名。亦称“地才”。指深层。参见人部条。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