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痈

舌痈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亦有胃中伏热熏蒸积毒而成者。初起舌赤红肿,如豆如樱,继之肿痛甚剧,痰涎增多,难于饮食语言。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擦冰硼散。脓成则以刀针排脓。若溃后口中腥腐,久不收口者,用银花甘草硼砂等煎水漱口。用锡类散等擦舌上。因舌痈颜色、部位、病状等不同,又有舌红痈舌上痈,卷舌痈等不同名称。分详各条。

猜你喜欢

  • 颠狂废人

    【介绍】:见刘邦永条。

  • 胃阴

    胃分泌的液质,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知饥少纳,胃阴伤也。”温热病热盛肺胃,易致胃阴亏耗,出现烦渴,咽干,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

  • 蜜望子

    出《肇庆志》。为杧果之别名,详该条。

  • 脾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 牵法

    推拿手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即拉法。《世医得效方》:“理腰痛,病人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起三卧便差。”

  • 虚者补其母

    出《难经·六十九难》。运用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来治疗五脏虚证。如肾为肝母,肝的虚证,不仅补肝,还须补肾。又如肝有虚火,症见失眠烦躁、头面烘热、脉弦细数无力,用滋水涵木法,补肾水以制肝的虚火。

  • 肝中风

    病名。又名肝脏中风。指风邪入中于肝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头目瞤动,胁痛,常伛偻而行,或踞坐不得低头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诸病源候论·

  • 下元不固

    同肾气不固。详该条。

  • 御药房

    见御药院条。

  • 程云来

    【介绍】:见程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