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濒湖集简方》。即桐皮,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毒发于两胁及腋下、膀上者。治宜浮萍草绞汁内服,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
见《江苏药材志》。为枸骨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由肺胃郁火薰蒸,邪毒聚于咽喉所致。症见咽喉肿起,疼痛色红,甚或连及颈外亦肿痛,汤水难咽,身发寒热。《喉科指掌》卷三:“此症生于关内下部,阴阳相结,内外皆肿,或有烂斑,火郁之症。”治宜泻火解毒,
病名。《东医宝鑑·内景篇三》:“寒入血室,月经不通,绕脐塞疝痛。其脉沉紧,此由寒气客于血室,血凝不行,所以作痛,宜桂枝桃仁汤。”(桂枝、赤芍、生干地黄、炙甘草,桃仁、生姜、太枣)。如失于治疗,则寒气益
证名。见《银海精微》。目盲之俗称。详该条。
见急救异痧奇方条。
见青灵条。
指大便秘结。《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胀,后不利。”参见大便秘结条。
膀胱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