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冷瘘。由气血不足,复感风寒,伤于肌肤所致。本病顽滞而冷,不知痛痒,溃而难敛,经久不愈。治宜温肌养血。内服桂枝加当归汤。外搽金黄散。
书名。16卷。清·周扬俊撰于1677年。周氏于《伤寒论》注家中,钦佩方有执和喻嘉言,遂以方氏《伤寒论条辨》、喻氏《尚论篇》两个注本为基础,加上他个人的见解,逐条予以注释,因名“三注”。在原文编次方面,
外治法之一。把药物煎成汤汁,进行水浴、浸泡、溻渍的治法。适用于全身性疾病,例如温泉浴治疗皮肤患疥癣;香樟木煮汤洗浴治疗风疹块,古代早已使用。浸泡适用于四肢疾患,如鹅掌风(手癣)和脚癣,用药汤或醋(燉热
出《名医别录》。即阳起石,详该条。
病名。多由热毒邪火上炎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其疮生于耳边,又名热毒发疽。五六月间,渐长如蜂窠,皮紫者亦热,诸处如火烧,痛不可忍,十日可刺。”治宜泻火解毒、清热消肿。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普济消毒饮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指肌肉与骨节相连部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
【介绍】:见俞启华条。
见胡洽百病方条。
眼窝周边的骨骼。在眼窝上方的称眉棱骨,在眼窝下方的称骨。详眉棱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