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证咳逆

猜你喜欢

  •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针灸治疗术语。出《灵枢·经脉》。意谓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可以按经取穴治疗。张介宾说:“言本无虚实之可据,而或有邪正之不调者,但求所在之经以取其病也。”

  • 温疹

    病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四:“温疹之证,西人名为猩红热,有毒菌传染……。”即烂喉痧。详该条。

  • 芸皮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 针刺补泻法

    指针刺治疗中,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目的而使用的各种针法。一般分补法与泻法两类。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微旋”、“出针按针”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自元、明以后又有发展,如《金针赋》提

  • 半刺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是指浅刺及皮,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以其所刺极浅,如常法之半,故名半刺。因肺合皮毛,故本法应肺而

  • 医法心传

    医论著作。清·程芝田撰。刊于1885年。全书共有医论12篇,包括五行、伤寒、温疫、痢疾、痘科及损伤等病证辨治要旨,强调“医宜通变”,随证处方,但又认为诸家之方总不出古方范围。

  • 中藏经

    综合性医书。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前有论述49篇,以论证、论脉、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并介绍治疗方剂。书中并附《内照法》6篇。现存多种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见内经拾遗方论条。

  • 夏英白

    【介绍】:见夏云集条。

  • 尽剂

    尽,完全或完整;剂,剂量。指服药达到完全的剂量。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桂枝汤的剂量,用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