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痰积中脘所致的发热。《金匮翼·痰积发热》:“其脉弦滑,其证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活人书所谓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参见发热、痰症发热等条。
即目弦。详该条。
证名。怵(chù触),恐惧之意;惕,惊骇之状。多因七情内伤所致。《灵枢·本神》:“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详惊、善恐条。
综合性医书。8卷,卷首、卷末各1卷。明太医院原本,罗必炜参订。卷首脉学《四言举要》;卷1~5诸品药性及常用药物;卷6为伤寒诸证及暑、湿、疟、痢等病证;卷7分述咳嗽、霍乱、水肿、宿食、妇人、小儿各类病证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风门。见该条。
六极之一。指气虚重症。多因脏气不足,正虚邪袭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偏虚者,症见短气不能言,入晚甚,乏力,皮毛焦。治宜益气。可用诃黎勒丸
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即内蒸。又为二十三蒸之一。详五蒸、二十三蒸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三。指临产时由于去血太多,以致昏不知人,故名。急以回阳救脱,方用独参汤。
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内容包括两方面:①指治疗疾病的手段,如药物、针灸、导引、气功、推拿、外敷、手术、心理治疗等各种治疗疾病的手段。②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指在治疗原则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精神而确立的治病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脾气未充,消化力弱,而生长发育又非常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较大,往往影响消化功能。如一旦饮食失调,喂养方法不当,过食过量,或突然改变饮食,超过脾胃的耐受能力;或气候变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