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鬼目

鬼目

《中药大辞典》:鬼目

药材名称鬼目

拼音Guǐ Mù

别名来甘(《别录》),白草子(陶弘景),排风子(《纲目》),毛藤果(《百草镜》)。

出处《别录》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果实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毛藤"条。

性味《别录》:"酸,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目赤,牙痛。

①《别录》:"明目。"

②《四川中药志》:"治虫牙。"

③《重庆草药》:"治眼雾,见风流泪,白雾遮瞳及痘风眼。"

复方①治风热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排风子(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温水下。(《圣济总录》)

②治牙虫:鬼目研成细粉,放在烧红的瓦片上,再滴酒少许,趁热以酒漏斗罩着熏牙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鬼目

药材名称鬼目

拼音Guǐ Mù

英文名Fruit of Bittersweet

别名来甘、白草子、排风子、毛藤果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lyra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高达5m。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茎、叶和叶柄密被具节的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多戟形或琴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缘或波状,下部常有1-2对耳状或戟状裂片,少数为全缘,中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侧生;花萼5浅裂,宿存;花冠蓝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顶孔开裂;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小,头状,子房卵形,2室。浆果球形,径约1cm,熟时红色。种子近盘状,扁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性味味酸;性平

功能主治明目;止痛。主眼花目赤;迎风流泪;翳障;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g;或研末服。外用:适量,研末涂。

复方①治风热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排风子(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温水下。(《圣济总录》)②治牙虫:鬼目研成细粉,放在烧红的瓦片上,再滴酒少许,趁热以酒漏斗罩着熏牙患处。 (《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1.《别录》:明目。

2.《四川中药志》:治虫牙。

3.《重庆草药》:治眼雾,见风流泪,白雾遮瞳及痘风眼。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参药材名称羊角参拼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臭儿参、野白芨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以根状茎入药。

  • 苍耳花

    《中药大辞典》:苍耳花药材名称苍耳花拼音Cānɡ ěr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花或花蕾。功能主治①《纲目》:"主白癞顽痒。"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白痢。

  • 岩萝卜

    药材名称岩萝卜拼音Yán Luó Bo英文名Henry Urophysa别名岩蝴蝶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ophysahenri

  • 红茴香根

    《中药大辞典》:红茴香根药材名称红茴香根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Gēn别名老根(《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八角脚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

  • 水湿柳叶菜

    《中药大辞典》:水湿柳叶菜药材名称水湿柳叶菜拼音Shuǐ Shī Liǔ Yè Cài别名独木牛(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沼生柳叶菜的全草。8~9月采收,

  • 辽东栎皮

    药材名称辽东栎皮拼音Liáo Dōnɡ Lì Pí出处《宁夏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的根皮和树皮。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收敛,止泻。治久痢,水泻,恶疮,痈肿。复方

  • 三裂叶犁头尖

    药材名称三裂叶犁头尖别名土半夏来源天南星科三裂叶犁头尖Typhonium trilobatum (L.) Schott,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祛风寒,消肿,止痛。摘

  • 雀舌草

    药材名称雀舌草拼音Què Shé Cǎo别名滨繁缕从、石灰草、抽筋草来源石竹科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S. uliginosa Murr.],以全草入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水流豆

    《中药大辞典》:水流豆药材名称水流豆拼音Shuǐ Liú Dòu别名水流兵(《生草药性备要》),水罗豆、水刀豆(《广东中医》5(12):556,1960)。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