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鸡冠参

鸡冠参

药材名称鸡冠参

拼音Jī Guān Shēn

别名露水草、鸡心贝母、假苍山贝、钗蛋贝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蓝耳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notis yaga(Lour.)Roem.et Schult.[Tradescantia yaga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耳草,多年生直立或披散小草本,高可达30cm。植株常被白色疏长绵毛,或有时近无毛。,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叶片披针形,狭长圆形或近线形,基生叶较大,长3根。叶互生;叶片披针形,狭长圆形或近线形,基生叶较大,长3-8cm,宽5-12mm,茎生叶较小,先端渐尖或略钝,基部下延,两面被稀疏短绵毛。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与呆相似,长2-5cm;苞片镰刀状长圆形,长5-10mm,边缘具毛;萼片3,披针形,基部连合,长约5mm,背面被白色绵毛;花天蓝色,花瓣3,匙状长圆形,两端分离,中部合生成筒,长5-8mm;雄蕊6,全育,花丝上部密被淡蓝色绵毛;子房长圆形,先端被硬毛,3室,花柱线形,长约7mm,先端稍膨大。蒴果倒卵状三棱形,先端被细长硬毛,每室有种子1-2颗。种子表面有网纹和窝孔。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700m的山坡、草地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蓝耳草甾酮(commisterone),甲壳甾酮(crustecdysone)的立体异构体。叶和茎含有蜕皮甾酮(ecdysterone)。

全草中分得结晶性化合物红苋甾酮(rubrosterone),具有甾类本胆烷骨架(etiocholane sdeletone),分子式C19H26O5,熔点248-251℃。

药理作用抗突变化和用,从露水叶中分离出的蜕皮甾酮在鼠伤寒沙门菌TA1535和TA1537试可减少两种诱突变剂亚硝酸钠和盐阿的平所诱导的逆变带数目。茎和叶的粗提取物也有抗突变作用。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络;利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水肿;中耳炎;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头翁茎叶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茎叶药材名称白头翁茎叶拼音Bái Tóu Wēnɡ Jīnɡ Yè别名白头翁草(《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茎叶。功能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葛根

    《中国药典》:葛根药材名称葛根拼音Gě Gēn英文名RADIX PUERARIAE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

  • 三叶排草

    药材名称三叶排草拼音Sān Yè Pái Cǎo别名奇异排草、三张叶、跌打鼠、土远志、三叶珍珠草、三块瓦来源报春花科三叶排草Lysimachia insignis Hemsl.,以

  • 问题特

    药材名称问题特拼音Wèn Tí T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壶藓科植物并齿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plodon mnioides(Hedw.)B.S.G.[T.bryoides(Zoeg.)

  • 人血七

    药材名称人血七拼音Rén Xuè Qī别名野人血草、大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的带根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lophorum lasiocarpum(Oli

  • 山稔叶

    药材名称山稔叶拼音Shān Rěn Yè英文名Leaf of Downy Rosemyrtle, Leaf of Rosemyrtle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拉

  • 《中药大辞典》:酒药材名称酒拼音Jiǔ出处《别录》来源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成的一种饮料。化学成分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等条件之不同,酒的名色极多,其成分亦差异甚大。在制法上,酒可分为蒸馏酒(

  • 龙葵子

    《中药大辞典》: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

  • 光石韦

    《中药大辞典》:光石韦药材名称光石韦拼音Guānɡ Shí Wéi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四川常用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