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凌草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疮痂。指痘疮浆回后所结的痂皮。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至脓足浆回结靥之时,其疮蜡色或葡萄色,浆回结痂厚硬而色黑,随结随落,亦如起胀灌浆收靥之三、四次,相挨而落痂,其瘢微红,鲜明光莹,无赤黑,
病证名。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医学入门》卷四:“风泻,……要知四季脾受风温,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指头、腹、足三处。《千金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病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世又呼偷针眼。”即针眼。详该条。
病名。①痈疽五发之一。《卫济宝书》卷上:“瘭者,始初聚结尖肿,根脚赤白色,高处带红赤,肿实疼痛,憎寒壮热,口干渴,百节疼痛,困倦沉重。饮食者,未破者,即下大车螯散。如先破,下小车螯散,然后服轻肌活脓内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洪连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