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云牛膝

云牛膝

《中药大辞典》:云牛膝

药材名称云牛膝

拼音Yún Niú Xī

别名牛膝(《滇南本草》)。

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苋科植物红褐粗毛牛膝。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芦头,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外表土黄色。茎直立,四棱形,只纵沟,被疏柔毛,茎及叶呈红色,干后呈棕褐色。单叶对生,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2~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密被柔毛;叶柄长0.5~2厘米。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和总花梗密生绒毛;花小;苞片1,膜质,卵形;小苞2,弯翘坚刺状,基部两侧具卵圆形裂片,边缘具缘毛;花被3脉;雄蕊5,退化雄蕊呈睫毛状;子房上位.胞果长椭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路旁。分布云南、湖南、福建等地。产于云南。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略弯曲,多分枝,长达75厘米,径约0.4~1.5厘米。外表灰棕色,有显着的皱纹和横纹,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棕黄色。无臭,味微甘。以肥大,油润,外表棕灰色者为佳。

性味滇南本草》:"味酸。"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疔疮、痈疽,敷患处。亦能打胎。同猪肉煨食之,能明日。"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有利尿、强精、通经之效。能舒筋活血,专治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云牛膝

药材名称云牛膝

拼音Yún Niú Xī

别名昆明土牛膝、拐牛膝、鸡豚草

出处出自《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红褐粗毛牛膝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yranthes aspera L.var.rubrafusca(Wight) Hook.f.[A.rubro-fusca Wi-ght]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形似原种粗毛牛膝多年生草本,高20-120cm。根细长,直径3-5mm,土黄色。茎四棱形,有柔毛,节部稍膨大,分枝对生。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纸质,宽卵状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5-7cm,宽0.4-4cm,朱端圆钝,具突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波状缘,两面密生粗毛。穗状花序顶生,直立,长10-30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具棱角,粗壮,坚硬,密生白色伏贴或开展柔毛;花长3-4mm,疏生;苞片披针形,长3-4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4.5mm,坚硬,光亮,常带紫色,基部两侧各有1个薄膜质翅,长1.5-2mm,全线,全部贴生在刺部,但易于分离;花被片披针形,长3.5-5mm,长渐尖,花后变硬且锐尖,具1脉;雄蕊长2.5-3.5mm;退化雄蕊先端截状或细圆齿状,有具分枝流苏状长缘毛。胞果卵形,长2.5-3mm。种子卵形,不扁压,长约2mm,棕色。花期6-8月,果期10月。区别点为:本变种叶片呈椭圆状卵形,长2-9cm,宽1-4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波状,两面有柔毛,下面毛较多,干时红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云南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略弯曲,多分枝,长达75cm,径约0.4-1.5cm。外表灰棕色,有显着的皱纹和横纹,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棕黄色。无臭,味微甘。以肥大,油润,外表棕灰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和牛膝甾酮(I-nokosterone)[1]。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主腰膝疼痛;风湿痹痛;闭经;淋浊;疔疮痈肿;毒蛇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注意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疔疮、痈疽,敷患处。亦能打胎。同猪肉煨食之,能明目。

2.《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有利尿、强精、通经之效。能舒筋活血,专治腰膝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女萎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萎药材名称女萎拼音Nǚ Wěi别名小木通[云南]、白木通[湖南]、粗糠藤、万年藤、穿山藤、小叶鸭脚力刚、钥匙藤来源毛茛科铁丝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

  • 偏翅唐松草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Delavay Meadowrue别名南马尾连、马尾连、马尾黄连、土黄连出处出自《中国药

  • 挪挪果

    药材名称挪挪果拼音Nuó Nuó Guǒ英文名Ramontchi别名揉揉果、木关果、山李子、棠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挪挪果的树皮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

  • 香樟

    药材名称香樟拼音Xiānɡ Zhānɡ别名樟木树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或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阴干。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5米。小枝具棱。叶互生,革质;叶形变异甚大,常为椭圆状卵

  • 八仙花

    药材名称八仙花拼音Bā Xiān Huā别名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出处《植物名实田考》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春、夏季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小枝粗壮,有明显的皮孔与叶迹。叶大

  • 秦皮

    《中国药典》:秦皮药材名称秦皮拼音Qín Pí英文名CORTEX FRAXINI别名梣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

  • 金刚口摆

    《中药大辞典》:金刚口摆药材名称金刚口摆拼音Jīn Gānɡ Kǒu Bǎi别名黄栀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海桐科植物狭叶海桐的果实或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

  • 一文钱

    《中药大辞典》:一文钱药材名称一文钱拼音Yì Wén Qián别名铜钱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一文钱的根。全年均可采。原形态多年生缠绕小藤本。根茎细长,

  • 粉防己

    药材名称粉防己拼音Fěn 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别名汉防己、白木香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石蟾蜍Stephania tetrandra S. Mo

  • 麻柳叶

    《中药大辞典》:麻柳叶药材名称麻柳叶拼音Má Liǔ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叶。化学成分含水杨酸、内酯、酚性成分及大量抗坏血酸(1470毫克%)。性味苦,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