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假荆芥

假荆芥

药材名称假荆芥

拼音Jiǎ Jīnɡ Jiè

别名荆芥(《西藏常用中草药》),假苏、山藿香(《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出处《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假荆芥全草。7~9月割取全草,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被白色短柔毛。茎直立,方形,绿色,侧枝生于叶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1~4.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锯齿;叶柄长0.3~3.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萼管状,5齿裂;花小,白色略带粉红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广展;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棕黄色。

生境分部生田野草丛。分布西北、西南和湖北、山东、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由假荆芥内酯、异假荆芥内酯、二氢假荆芥内酯、异二氢假荆芥内酯、5,9-去氢假荆芥内酯、假荆芥酸、假荆芥酐和石竹烯、丁香油酚等组成。另含胡萝卜素等。

药理作用因含挥发油,故可作芳香剂或驱风剂,咀嚼其叶,可治牙痛。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发汗,解热,透疹,止血。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结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②《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散瘀消肿,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定心散

    《中药大辞典》:定心散药材名称定心散拼音Dìnɡ Xīn Sàn出处浙江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定心散莲座蕨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取根茎,除尽叶柄,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矮小细瘦

  • 准噶尔鸢尾

    药材名称准噶尔鸢尾拼音Zhǔn Gá ěr Yuān 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准噶尔鸢尾的根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ongarica Schrenk采收和储藏:根,夏季采收,洗

  • 大黑药

    《中药大辞典》:大黑药药材名称大黑药拼音Dà Hēi Yà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翼茎旋复花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5厘米。根粗壮。叶互生,倒披针形

  • 紫苏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 柞木枝

    药材名称柞木枝拼音Zhà M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gestum(Lour.)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锯下树枝,切段晒干。

  • 萱藻

    药材名称萱藻拼音Xuān Zǎo英文名algae别名海麻线、海嘎、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出处始载于《海藻药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tosiphon

  • 黄山药

    药材名称黄山药别名黄姜、姜黄草、知母山药、小哨姜黄、老虎姜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辛

  • 紫茉莉子

    《中药大辞典》:紫茉莉子药材名称紫茉莉子拼音Zǐ Mò Lì Zǐ别名土山柰(《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茉

  • 阿利藤

    药材名称阿利藤拼音ā Lì Ténɡ别名念珠藤(《广州植物志》),瓜子藤、瓜子英、山红木、过山香、春根藤、过骨边(《福建民间草药》),瓜子金(《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七里香(《福建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