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冰草白穗

冰草白穗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

药材名称冰草白穗

拼音Bīnɡ Cǎo Bái Suì

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带菌果穗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

复方①治淋病:冰草白穗一两,水煎服。

②治赤白带下:冰草白穗五钱,败酱草一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冰草白穗

药材名称冰草白穗

拼音Bīnɡ Cǎo Bái Suì

英文名diseased fruit-spike of Common Aneuroplepidium

出处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 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Trin.)Nevski]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

原形态赖草多年生草本。具下伸和横走的根茎。秆单生或丛生,直立,高40-100cm,具3-5节,光滑无毛,或在花序下密被柔毛。叶鞘光滑无毛,或在幼嫩时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截平,长1-1.5mm;叶片长5-30cm,宽4-7mm,扁平或内卷,上面及边缘粗糙或具短柔毛,下面平滑或微粗糙。穗状花序,直立,长10-15(-24)cm,宽10-17mm,灰绿色;穗轮被短柔毛,节与边缘被长柔毛,节间长3-7mm,基部者达20mm;小穗通常2-3,稀1或4枚生于每节,长10-20mm,含4-7(-10)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1-1.5mm,贴生短毛;颖短于小穗,线状披针形,先端狭窄如芒,不覆盖第1外稃的基部,具不明显的3脉,上半部粗糙,边缘具纤毛,第1颖短于第2颖,长8-15mm;外稃披针形,边缘膜质,先端渐尖或具长1-3mm的毛,背具5脉,被短柔毛或上半部无毛,基盘具长约1mm的柔毛,第1外稃长8-10(-14)mm,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常微2裂,脊的上半部具纤毛;花药长3.5-4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生于沙地、平原绿州及山地草原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等地。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淋证;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黄连

    药材名称土黄连拼音Tǔ Huánɡ Lián别名鸡足黄连(《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三颗针(《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原形态

  • 粉绿藤

    药材名称粉绿藤拼音Fěn Lǜ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华粉绿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chygone sinica Diels.原形态华粉绿藤 木质藤本,长达7m。小枝具皱纹状条

  • 鷩雉

    药材名称鷩雉拼音Bì Zhì别名赤鷩(《山海经》),鵕鸃(《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原形态体长

  • 散血子

    药材名称散血子别名紫背天葵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天葵秋海棠Begonia fimbristipulata Hance,以块茎和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止咳化痰,

  • 狗脚草根

    《中药大辞典》:狗脚草根药材名称狗脚草根拼音Gǒu Jiǎo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假木荷的根。挖取根部,洗净,切成薄片,晒干。原形态假木荷,又

  • 琥珀

    《全国中草药汇编》:琥珀药材名称琥珀拼音Hǔ Pò别名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来源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挖出后,除去杂质。性状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

  • 半拉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拉子药材名称半拉子别名见风干来源榛科鹅耳枥属植物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以果穗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胸腹胀满,食

  • 翠蓝草

    药材名称翠蓝草拼音Cuì Lán Cǎo别名樱草根、野白菜、翠蓝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樱草Primula sieboldii E. Morren [P. patens Tur

  • 牛耳枫子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子药材名称牛耳枫子拼音Niú ěr Fēnɡ Zǐ别名土鸦胆子(《广西中药志》),羊屎子(《中药材手册》)。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果实。秋后果实

  • 哈士蟆

    《中药大辞典》:哈士蟆药材名称哈士蟆拼音Hā Shì Má别名哈什蟆、红肚田鸡、蛤蚂(《中药通报》2(5):205,1956),田鸡(《辽宁主要药材》),雪哈(《药材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