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卷毛婆婆纳

卷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毛婆婆纳

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

别名邓木扯[藏名]

来源玄参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新疆北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疼痛,流感,尿道炎。

用法用量配方用,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卷毛婆婆纳

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

拼音Juǎn Máo Pó Pó Nà

英文名all-grass of Floccosous Speed-well.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卷毛婆婆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onice teucri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卷毛婆婆纳 多年生草本,高10-70cm。茎单生或多枝丛生,直立或上升,密被短而向上的卷毛。叶对生;无柄或下部叶具极短柄;叶片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5-4cm,宽0.2-2cm,边缘具深钝齿,疏被短毛。总状花序侧生于茎上部叶腋,2-4支,果期伸长达12cm,花序轴及花梗被卷毛;花梗与苞片等长或稍长,果期延长达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钝,长约5mm,具短睫毛;花冠鲜蓝色、粉色或白色,长6-7mm,裂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端钝。蒴果倒心状卵形,稍扁,长4-6mm,无毛,花柱长5-6mm,弯曲。种子卵圆形,多数。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疏林、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新疆、四川

化学成分全草含4-甲氧基高山黄芩素-7-O-D-葡萄糖甙(4-methoxyscutellarein-7-O-D-glucoside),6-羟基木犀草素O-D-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glucoside),6-羟基木犀草素-7--二葡萄糖甙(6-hydroxyluteolin-7-O-di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和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ynaroside)[1]。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尿通淋。主外感风热;风湿热痹;湿热淋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风湿疼痛、流感、尿道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草药材名称红毛草拼音Hónɡ Máo Cǎo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

  • 栗叶

    《中药大辞典》:栗叶药材名称栗叶拼音L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喉疔火毒,煎服(二至三钱)。"②《现代实用中药

  • 黄杨

    药材名称黄杨拼音Huánɡ Yánɡ别名瓜子黄杨、千年矮、乌龙木来源黄杨科黄杨属植物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 et Zucc. var. sinica R

  • 假苦瓜

    药材名称假苦瓜拼音Jiǎ Kǔ Guā别名假蒲达(《本草求原》),包袱草、风船葛(《广州植物志》),鬼灯笼、三角泡、三角灯笼(《广西中药志》),金丝苦楝、眼睛草(《泉州本草》)。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

  • 井边茜

    药材名称井边茜拼音Jǐnɡ Biān Qiàn别名小凤尾草、小凤尾、三叉草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

  • 白颖苔草

    药材名称白颖苔草拼音Bái Yǐnɡ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

  • 小青藤

    药材名称小青藤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别名青藤香、马哥罗、小一支箭、过山龙、股藤、家同藤、野牵牛、毛风藤、石板藤、老鼠藤、风藤、小股藤、牛串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 青香藤

    药材名称青香藤拼音Qīnɡ Xiānɡ Ténɡ别名青木香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青香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藤本。根粗壮,不规则圆柱形,略分枝。叶互生,略革质,卵状心形,长5.

  • 蔓赤车

    药材名称蔓赤车拼音Màn Chì Chē别名毛赤车、入脸麻、接骨仙子、鸡骨香、香蕉草、水靛青、水田草、川萃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蔓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scabra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