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吴茱萸根

吴茱萸根

《中药大辞典》:吴茱萸根

药材名称吴茱萸根

拼音Wú Zhū Yú Gēn

出处《本经》

来源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根的韧皮部。9~10月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吴茱萸"条。

性味《纲目》:"辛苦,热,无毒。"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杀虫。治脘腹冷痛,泄泻,下痢,风寒头痛,腰痛,疝气,经闭腹痛,蛲虫病。

①《本经》:"杀三虫。"

②《别录》:"根白皮:杀蛲虫,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小女子经产余血,疗白癣。"

③《药性沦》:"皮:能疗漆疮,主中恶腹中刺痛,下痢不禁,治寸白虫。"

④孟诜:"皮:止齿痛。"

⑤《重庆草药》:"行气,暖中,温肾,燥湿。治心胃冷气痛,寒湿腰腹胀痛,脾虚腹寒,泄泻冷痢,经闭腹痛,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头风痛:吴茱萸根一至二两。炖猪肉二两服。(《重庆草药》)

②治寒气经停,经闭腹痛:吴萸根二两,五谷根、柑子根各一两,水案板五钱,橙子根一两。炖杀口肉服。(《重庆草药》)

③治寸白虫:吴茱萸根(干,去土,切)一升。以酒一升浸一宿,平旦分二服。(《千金方》)

④治脾劳热,有白虫,令人好呕:吴茱萸根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二两(切)。上三味,锉茱萸根,捣麻子,并和以酒一斗,渍一宿,微火上薄暖之,三上三下,绞去滓。平旦空腹为一服取尽,虫便下出,或死或半烂,或下黄汁。(《删繁方》茱萸根下虫酒)

⑤治肝劳生长虫,在肝为病,恐畏不安,眼中赤:鸡子五枚(去黄),干漆四两,蜡、吴茱萸根皮各二两,粳米粉半斤。上五味,捣茱萸皮为末,和药铜器中煎,可丸如小豆大。宿勿食,旦饮服一百丸,小儿五十丸,虫当烂出。(《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吴茱萸根

药材名称吴茱萸根

拼音Wú Zhū Yú Gēn

英文名Root of Medicinal Evodia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2.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officinalis (Dode)Huang3.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var.bodinieri (Dode)Hu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树皮青灰褐色,幼枝紫褐色,有细小圆形的皮孔;幼技、叶轴及花轴均被锈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连叶柄长20-40cm;叶柄长4-8cm,小叶柄长2-5mm;小叶5-9,椭圆形至卵形,长5.5-15cm,宽3-7cm,先端骤狭成短尖,基部楔形至广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钝锯齿,侧脉不明显,两面均被淡黄褐色长柔毛,脉上尤多,有明显的油点,厚纸质或纸质。雌雄异株,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轴粗壮,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轴基部有小叶片状的狭小对生苞片2枚;萼片5,广卵形,长约1-2mm,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6mm;雄花具5雄蕊,插生在极小的花盘上,花药基着,椭圆形,花丝粗短,被毛,退化子房先端4-5裂;雌花的花瓣较雄花瓣大,退化雄蕊鳞片状,子房上位,长圆形,心皮5,花后增宽成扁圆形,有粗大的腺点,花柱粗短,柱头先端4-5钱裂。果实扁球形,成熟时裂开成5个果瓣,呈蓇葖果状,紫红色,表面有粗大油腺点,每分果有种子1个,黑色,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9-10月。

2.石虎 本变种与正种很相似。区别点为变种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小叶3-11,叶片较狭,长圆形至狭披针形,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各小叶片相距较疏远,侧脉较明显,全缘,两面密被长柔毛,脉上最密,油腺粗大。花序轴常被淡黄色或无色的长柔毛。成熟果序不及正种密集。种子带蓝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3. 毛脉吴茱萸与上种相似。小枝被黄锈色或丝光质的疏长毛。叶轴被长柔毛;小叶5-11,叶形变化较大,长圆形、披针形、卵状披针形,上表面中脉略被疏短毛,下面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清晰,油腺点小。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长于低海拔向阳的疏林下或林缘旷地。

2.生于山坡草丛中。

3.生于村边路旁、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2.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3.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及贵州。

性味辛;苦;性热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杀虫。主脘腹冷痛;泄泻;痢疾;风寒头痛;经闭腹痛;寒湿腰痛;疝气;蛲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量可用至30-60g;或浸酒;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杀三虫。

2.《名医别录》:根白皮:杀蛲虫,治喉痹咳逆,止泄注,食不消,女子经产余血,疗白癣。

3.《药性论》:皮:能疗漆疮,主中恶腹中刺痛,下痢不禁,治白虫。

4.孟诜:皮:止齿痛。

5.《重庆草药》:行气,暖中,温肾,燥湿。治心胃冷气痛,寒湿腰腹胀痛,脾虚腹寒,泄泻冷痢,经闭腹痛,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盐麸根白皮

    药材名称盐麸根白皮拼音Yán Fū Gēn Bái Pí别名盐肤木根皮(《陕西中草药》)。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圆叶碱毛茛

    药材名称圆叶碱毛茛拼音Yuán Yè Jiǎn Máo Gèn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索登木巴治火烧伤,本品生长在沼泽和浸泡皮张的水池中。《形态比喻》记载:索登木巴生长在水中,叶有三尖,状如木钻,花白色

  • 菊花黄连

    药材名称菊花黄连拼音Jú Huā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春季采挖,切除地上部分,洗净

  • 藏红花

    药材名称藏红花拼音Zànɡ Hónɡ Huā别名撒法即(《医林集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

  • 石龙芮子

    《中药大辞典》:石龙芮子药材名称石龙芮子拼音Shí Lónɡ Ruì Zǐ别名鲁果能、地椹(《本经》),天豆(《吴普本草》),石能(《别录》),芮子(《本草拾遗》)。出处

  • 白绿叶果实

    药材名称白绿叶果实拼音Bái Lǜ Yè Guǒ Shí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var. delavayi Lecte.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紫背黄芩

    药材名称紫背黄芩拼音Zǐ Bèi Huánɡ Qín别名挖耳草、一支蒿[云南]来源唇形科紫背黄芩Scutcllaria discolor Colebr.,以全草入药。生境

  • 薄叶棘豆

    药材名称薄叶棘豆拼音Báo Yè Jí Dò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 leptophylla (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河北、山

  • 蛞蝓

    《全国中草药汇编》:蛞蝓药材名称蛞蝓拼音Kuò Yú别名鼻涕虫、大蛞蝓、黄蛞蝓、野蛞蝓、双线粘液蛞蝓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大蛞蝓Limax maximus L.;黄蛞蝓L. f

  • 葛藟叶

    药材名称葛藟叶拼音Gě Lě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