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苞甲跖草

大苞甲跖草

药材名称大苞甲跖草

拼音Dà Bāo Jiǎ Zhí Cǎo

别名七节风、竹叶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苞鸭跖草,多年生直立粗壮草本,高约80cm。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幼枝一侧被1条棕色柔毛,后变为无毛。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6cm,宽2-4.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两面被疏柔毛或短刚毛;叶鞘宽大,长2.5-3cm,宽0.8-1.5cm,边缘密被棕色长睫毛。总苞片数个在茎顶集成头状,下缘合生成扁的漏斗状,长约2cm;聚伞花序有花3-7,具短梗;萼片3,膜质,披针形,长约5mm;花瓣3,蓝色,薄膜质,匙形或倒卵圆形,长5-8mm,宽约4mm,内面2片具爪;雄蕊6,发育雄蕊3,花丝无毛;子房近椭圆形,3室。蒴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4mm,3瓣裂,每室有1颗种子。种子椭圆形。花期6-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一海拔(110-)1000-2000(-2700)m的溪边、山谷及山坡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热淋尿血;鼻衄;血崩;痢疾;咽喉肿痛;丹毒;痈肿疮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45g;或捣汁含咽。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果栀子

    药材名称小果栀子拼音Xiǎo Guǒ Zhī Zi别名水黄枝、水栀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狭叶栀子的果实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enia stenphylla Merr.采收和储藏:根全年

  • 竹柏根

    药材名称竹柏根拼音Zhú Bǎ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

  • 蓝玉簪龙胆

    药材名称蓝玉簪龙胆别名丛生龙胆、双色龙胆、棒坚翁波[藏名]来源龙胆科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

  • 止痢蒿

    药材名称止痢蒿拼音Zhǐ Lì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弯花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campylantha Diels采收和储藏:处长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弯花筋骨草

  • 疬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疬子草药材名称疬子草别名延叶珍珠菜、大羊古臊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下延叶排草Lysimachia decurrens Forst.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

  • 芹花

    《中药大辞典》:芹花药材名称芹花拼音Qín Huā出处《唐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水芹的花。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水蓼素和槲皮素等。性味①《唐本草》:"苦。"②《纲目》:&qu

  • 匍伏堇

    药材名称匍伏堇拼音Pú Fú Jǐn别名白地黄瓜、地白菜、野白菜、冷毒草、王瓜草、黄瓜草、黄瓜香、黄瓜菜、银茶匙、石白菜、雪里青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蔓茎堇菜Viola diffus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小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根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

  • 鸡血李

    《中药大辞典》:鸡血李药材名称鸡血李拼音Jī Xuè Lǐ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叶。夏、秋采集。原形态杏李。又名:红李、秋根子。落叶乔木。树形尖塔状,枝直上,幼时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