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枝仁

山枝仁

药材名称山枝仁

拼音Shān Zhī Rén

别名芭豆、崖花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榨木仁(《四川中药志》),土连翘广枝仁(《常用中草药配方》)。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种子。秋后采摘果实,晒干,击破果壳,取出种仁再晒干。

原形态光叶海桐,又名:山饭树、山枝、山枝茶、山海桐。

常绿小乔木。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体无毛。单叶互生;形状差异很大,一般呈倒卵状长椭圆形及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3.5厘米,两面光滑,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呈楔形,边缘略呈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稍淡,中肋突出明显;叶柄长5~10毫米。花黄色,生于小枝顶端,成伞房花序,通常6~13朵;花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10~15毫米,表面光滑;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表面光滑,边缘有毛;花瓣5,较萼长3倍;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常为3室。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约1.5厘米,3瓣裂,种子多数深红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山枝根)、叶(一朵云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林间阴湿地。分布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主产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颗粒状,为不规则的微下凹的多面体,棱面大小各不相同,径约3~7毫米。外表呈棕色或红紫色,少敷呈棕褐色,光滑。质坚硬,不易粉碎,内心白色,嗅之有油香气。以颗粒饱满、色红、香味浓、无果柄果壳等掺杂者为佳。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脾。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渴。治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后重,倦怠乏力。

《四川中药志》:"清热,止泻,收敛。治咽痛,下利后重,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虚热口渴:土连翘果实五钱。水煎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②治咽痛:山枝仁、桔梗甘草射干,水煎服。

③治腹鸣水泻:山枝仁、茯苓泽泻厚朴陈皮猪苓,水煎服。

④治下痢后重:山枝仁、藿香厚朴葛根、苍龙、陈皮白芍,水煎服。(②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麦苗

    《中药大辞典》:大麦苗药材名称大麦苗拼音Dà Mài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功能主治①《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q

  • 西藏花木通

    药材名称西藏花木通来源毛茛科西藏花木通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以茎藤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水肿,膀胱炎,尿

  • 卷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毛婆婆纳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别名邓木扯[藏名]来源玄参科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新疆北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臭黄皮

    药材名称臭黄皮别名臭麻木、假黄皮、五暑叶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 f.,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阴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行

  • 武靴藤

    《中药大辞典》:武靴藤药材名称武靴藤拼音Wǔ Xuē Ténɡ出处《实用中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原形态藤本,长可达4米。枝和花序被柔毛。叶对生;倒卵形、卵形或矩圆形,长2

  • 青蒿

    《中国药典》:青蒿药材名称青蒿拼音Qīnɡ Hāo英文名HERBA ARTEMISIAE ANNUAE别名蒿子、臭蒿、香蒿、苦蒿、臭青蒿、香青蒿、细叶蒿、细青蒿、草青蒿、草蒿子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 釜脐墨

    药材名称釜脐墨拼音Fǔ Qí Mò别名月下灰(《补缺肘后方》),釜下墨(《千金方》),釜月中墨(《四声本草》),铛墨(《开宝本草》),釜底墨(《本草图经》),锅底墨(《普济方》),

  • 小茄

    药材名称小茄拼音Xiǎo Qié别名小村金黄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茄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匍匐或倾斜,全体被土黄色柔毛。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卵

  • 齿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齿叶草药材名称齿叶草拼音Chǐ Yè Cǎo别名疗齿草来源玄参科齿叶草属植物齿叶草Odontites serotina (Lam.) Dum.,以地上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

  • 绵萆薢

    《中国药典》:绵萆薢药材名称绵萆薢拼音Mián Bì Xiè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SEPTEMLOBAE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