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普陀南星

普陀南星

药材名称普陀南星

拼音Pǔ Tuó Nán Xī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普陀南星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ringens(Thunb.)Schott[Arum ringens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普陀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具小球茎。鳞片叶向上渐狭,内面的长约12cm。叶2或1,叶柄长15-30cm,粗7-8mm,下部1/3具鞘,鞘管状,口部截形;叶片3全裂,裂片无柄或具短柄,中裂片宽椭圆形,长16-23cm,侧裂片偏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18cm,宽均在10cm以上,先端渐尖,具长1-1.5cm的锥状突尖,侧脉脉距约1cm,集合脉距边缘5mm。花序柄短于叶柄,佛焰苞管部绿色,宽倒圆锥形,长3.6-4cm,上部粗1.8-2cm,喉部多少具宽耳,耳内面深紫色,外卷;檐部下弯成盔状,前檐具卵形唇片,下垂,先端外弯。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无柄,圆柱形,长约1.5cm,粗约8mm,雄花螺旋状排列,花药2,具短柄,2室,药室短卵圆形,顶孔横裂;雌花序球形,长、宽约1.5cm,子房卵圆形,顶部渐狭;各附属器棒状或长圆锥状,长3.5-4.5cm,先端钝,基部增粗至0.9-l.2cm,具长5-10mm的柄,向上渐狭,上部粗6-9mm。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台湾等地。

药理作用普陀南星氯仿或甲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1g/kg,表现为肌张力增加、竖尾,呼吸变得深而慢,可能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关。误服后有毒,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甚至失明,可能是药物对视网膜细胞有特殊的毒性所致。严重者会导致心力衰竭、室颤及呼吸麻痹、神志昏迷以及急性肝坏死。出现以上症状,采取催吐、洗胃及导泻,可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烟酸吡硫醇等,并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饮食,皮肤接触可致烧灼感,红斑水肿等。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主痰湿咳嗽;风痰眩晕;中风;口眼喎斜;破伤风;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需经炮制后用)。外用:适量,醋磨涂;或研粉醋调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短肠蕨

    药材名称中华短肠蕨拼音Zhōnɡ Huá Duǎn Chánɡ Jué英文名Chinese Twin-sorus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中华短筋蕨的根茎。

  • 糯稻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糯稻根药材名称糯稻根拼音Nuò Dào Gēn别名糯谷根、糯稻草根来源禾本科稻属植物糯稻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u

  • 三花枪刀药根

    药材名称三花枪刀药根拼音Sān Huā Qiānɡ Dāo Yào Gēn别名土巴戟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三花枪刀药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poestes triflora (Forssk.

  • 窃衣

    《全国中草药汇编》:窃衣药材名称窃衣别名鹤虱[华南]、粘粘草、破子衣来源伞形科窃衣属植物窃衣Torilis japonica (Houtt.) DC. [Torilis anthriscus (L.)

  • 蒙疆苓菊

    药材名称蒙疆苓菊别名蒙古久苓草、地锦花、鸡毛狗来源菊科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 Maxim.,以茎基部绵毛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新疆。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外伤出血,鼻出血。

  • 板蓝根

    《中国药典》:板蓝根药材名称板蓝根拼音Bǎn Lán Gēn英文名RADIX ISATIDIS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

  • 午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午时花药材名称午时花拼音Wǔ Shí Huā别名半支莲、草杜鹃来源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大花马齿苋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以地上全草入药。四

  • 莕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莕菜药材名称莕菜拼音Xìnɡ Cài别名莲叶莕菜、大紫背浮萍、水葵、水镜草、水荷叶来源龙胆科莕菜属植物莕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 香港四照花果

    药材名称香港四照花果拼音Xiānɡ Gǎnɡ Sì Zhào Huā Guǒ英文名Dendrobenthamiahongkongensis(Hemsh.)Hutch.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香港四

  • 白苏子

    《中药大辞典》:白苏子药材名称白苏子拼音Bái Sū Zǐ别名荏子(《别录》),玉苏子(《中药志》)。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原形态白苏(《本草图经》),又名:荏(《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