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枇杷木白皮

枇杷木白皮

《中药大辞典》:枇杷木白皮

药材名称枇杷木白皮

拼音Pí Pá Mù Bái Pí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茎干的韧皮部

功能主治①《千金·食治》:"止啘不止,下气。削取生树皮嚼之,少少咽汁;亦可煮汁冷服之。"

②《本草图经》:"止吐逆不下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枇杷木白皮

药材名称枇杷木白皮

拼音Pí Pá Mù Bái Pí

英文名Loquat bark

别名枇杷树二层皮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树干的韧皮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Mespilu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去除外层粗皮,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枇杷常绿小乔木,高约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mm,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有毛;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及叶脉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cm;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mm,宽4-6mm,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5cm,黄色或橘黄色;种子1-5颗,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cm,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本品表面类白色,易被氧化成淡棕色,外表面较粗糙,内表面光滑,带有粘性分泌物。质柔韧。气清香,味苦。

性味苦;平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止咳,止泻,解毒。主呕吐,呃逆,久咳,久泻,痈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止宛不止,下气。削取生树皮嚼之,少少咽汁;亦可煮汁冷服之。

2.《本草图经》:止吐逆不下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皮毛

    《中药大辞典》:猫皮毛药材名称猫皮毛拼音Māo Pí M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皮毛。功能主治治瘰疬,疮疡。《纲目》:"治瘰疬诸瘘,痈疽溃烂。"用法用

  • 钻天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天杨药材名称钻天杨别名笔杨、箭杆杨、白杨树来源杨柳科钻天杨Populus nigra L. var. italica Koehne,以树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寒。功能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龙珠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果药材名称龙珠果拼音Lónɡ Zhū Guǒ别名龙须果、大种毛葫芦来源西番莲科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酸,

  • 淫羊藿

    《中国药典》:淫羊藿药材名称淫羊藿拼音Yín Yánɡ Huò英文名HERBA EPIMEDII别名三枝九叶草、仙灵脾、牛角花、三叉风、羊角风、三角莲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

  • 九味一枝蒿

    药材名称九味一枝蒿拼音Jiǔ Wèi Yì Zhī Hā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bractelole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苞叶筋骨草带根的葵

  •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

  • 雀瓮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瓮药材名称雀瓮拼音Què Wènɡ别名黄刺蛾[成虫名]、枣刺蛾、刺毛虫、洋辣子、天浆子、枣八角来源昆虫纲鳞翅目刺蛾科黄刺蛾Monema flavescens

  • 香雪兰

    药材名称香雪兰拼音Xiānɡ Xuě Lán别名小菖兰、小红蒜、菖蒲兰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种植物香雪兰的球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eesia refracta Klatt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