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瘴气藤

瘴气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瘴气藤

药材名称瘴气藤

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2~3钱,酒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瘴气藤

药材名称瘴气藤

拼音Zhànɡ Qì Ténɡ

英文名venulosum Stizolobium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黄毛黎豆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Mucuna venulosa (Piper)Merr.et Metc.]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黄毛黎豆一年生攀援藤本。幼枝稍被毛。三出复叶;小叶纸质,大小不等,长6-15cm,顶生小叶阔斜方状卵形,侧生的较小,极偏斜,先端急尖,上表近无毛,下面密被紧贴的短柔毛,小叶柄长3-4.5mm。总状花序长15-30cm,总轴和花梗密被灰色柔毛;花3朵簇生于一节上;花梗中间一个较长,中部以上有节;小苞片大,卵长圆形,长1-2cm,早落;花萼阔钟形,密被灰色小微毛及黄褐色、早落的长刺毛,上面裂片阔,下面的较狭,披针状三角形;花冠深紫色,旗瓣卵形,长约2cm,翼瓣线状长圆形,长约3cm,龙骨瓣钩镰状,长约4cm。雄蕊二体;子房无柄。荚果长5-7cm,膨胀,密被黑褐色、不脱落的刺毛。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的草坡、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云南。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清热截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温。有清热解毒、止痛、截疟的功能。用于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樱草根

    《中药大辞典》:樱草根药材名称樱草根拼音Yīnɡ Cǎo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翠南报春的根及根茎。8~9月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翠南报春,又名:樱草、翠兰花、野白菜。多年生草本,高

  • 蛇床子

    《中国药典》:蛇床子药材名称蛇床子拼音Shé Chuánɡ Zǐ英文名FRUCTUS CNIDII别名野茴香、野胡萝卜子、蛇米、蛇栗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

  • 柳屑

    《中药大辞典》:柳屑药材名称柳屑拼音Liǔ Xiè别名柳蚛屑(《圣惠方》),柳蛀粪(《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功能主治《唐本草》:"主风瘙肿痒瘾轸。&

  • 杨梅树

    药材名称杨梅树拼音Yánɡ Méi Shù别名大树杨梅、野杨梅(《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或根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乔木

  • 高山黄华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黄华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来源豆科野决明属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实入药

  • 独一味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一味药材名称独一味拼音Dú Yí Wèi来源唇形科植物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以根及根状茎入药。9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白苏叶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药材名称白苏叶拼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

  • 蜂糖罐

    药材名称蜂糖罐拼音Fēnɡ Tánɡ Guàn别名蜜糖罐、蜂糖花、蜜桶花、猫花来源玄参科来江藤属植物来江藤Brandisia hancei Hook.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松根

    《中药大辞典》:松根药材名称松根拼音Sōnɡ Gē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共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性味《日华子本草》:"味苦,温,无毒。"功能主治治筋骨痛,伤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