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香菊

香菊

药材名称香菊

拼音Xiānɡ Jú

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

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聚于枝顶,狭倒卵状楔形,长2~3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顶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狭长,裂片卵形或狭矩圆形。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4~5毫米,生于上部叶腋内,具柄,成一顶生、具叶的总状花序;花杂性;外围两列的花雌性,管状,2或3短齿裂;中部的两性,管状,5短裂。瘦果有棱角5,顶冠以短小、分裂的鳞片。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根(芙蓉菊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我国中南及南部有栽培。

性味《福建中草药》:"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治风寒感冒,痈疽,疔疮。

①《岭南采药录》:"治小儿惊风,取叶捣烂敷脐中。"

②《福建中草药》:"祛风湿,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6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芙蓉菊干叶五至六钱。水煎,调冰糖服。

②治痈疽初起,无名肿毒:芙蓉菊鲜叶适量,红糖少许。捣烂敷患处。

③治疔:芙蓉菊鲜叶、野菊鲜叶。捣烂,调蜜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地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蚕药材名称地蚕别名土冬虫草、白冬虫草、白虫草、肺痨草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蚕Stachya geobombycis C. Y. Wu,以块茎入药。秋季采,洗净鲜用或蒸熟晒干。性味

  • 黄藁本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藁本药材名称黄藁本来源伞形科黄藁本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散风除湿。主治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1~3

  • 泡泡草

    《中药大辞典》:泡泡草药材名称泡泡草拼音Pào Pào Cǎo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突厥雀

    《中药大辞典》:突厥雀药材名称突厥雀拼音Tū Jué Què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

  • 背花疮

    药材名称背花疮拼音Bèi Huā Chuānɡ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采

  • 如意草

    药材名称如意草拼音Rú Yì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rcuaate iolet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百草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药材名称百草霜拼音Bǎi Cǎo Shuānɡ别名锅底灰、锅烟子来源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性状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

  • 紫背黄芩

    药材名称紫背黄芩拼音Zǐ Bèi Huánɡ Qín别名挖耳草、一支蒿[云南]来源唇形科紫背黄芩Scutcllaria discolor Colebr.,以全草入药。生境

  • 黄水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水藨叶药材名称黄水藨叶拼音Huánɡ Shuǐ Pāo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原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

  • 麂子草

    药材名称麂子草拼音Jǐ Zǐ Cǎo别名柄叶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盗汗草、白布草、虱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华南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ford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