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保和丸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丹溪心法》卷三: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陈皮连翘萝卜子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呕吐泄泻,脉滑,舌苔厚腻或黄。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备注方中山楂善消油腻肉滞;神曲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滞;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共成消食和胃之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楂肉5钱,姜半夏5钱,黄连5钱,陈皮5钱,神曲3钱,麦芽2钱。

制法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食积、酒积。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送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

症因脉治》卷四: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莱菔子、楂肉、神曲麦芽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食积痢。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伤寒大白》卷二: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山楂麦芽莱菔子、熟半夏连翘香附枳壳

功能主治食滞中焦,生冷抑遏,致发狂症。

用法用量热甚,加栀、连;湿郁痞满,合平胃散、石菖蒲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糖球4两,陈皮半两,茯苓半两,半夏曲半两,萝卜子2钱5分,白术1两,使君子肉1两,神曲1两,麦糵1两,木香2两2钱4分,砂仁4两4钱,黄连4两5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发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能克化,日久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丹砂(研)1钱,蝎梢2-7个,雄黄(研)2钱,芦荟(研)半钱,熊胆(研)半钱,蛇蜕(烧灰)1钱,瓜蒂2-7枚,蟾酥1皂子大(汤浸),腻粉(研)半钱,龙脑(研)半钱,麝香(研)半钱,牛黄(研)半钱。

制法上为末,用浸蟾酥并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身热,手足瘈疭,目睛上视,状如中风。

用法用量每服用倒流水先化1丸,滴鼻内,良久嚏讫,即用薄荷水送下1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幼幼集成》卷六: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人参(切,焙)3钱,漂白术3钱,白云苓1钱5分,炙甘草1钱,山楂肉1钱,老麦芽1钱,六神曲1钱。

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极小丸。

功能主治痘后一向能食,今不思食,闻食气即呕。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米饮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直指小儿附遗》卷四: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白术(泔浸,土炒)2两,苍术(泔浸,炒)2两,厚朴(姜汁制)2两,陈皮(去白)2两,甘草(炙)5钱,莪术(醋炒)1两,三棱(醋炒)2两,香附(炒)2两,砂仁(炒)5钱,益智(炒)6钱,萝卜子(炒)1两,山药8钱,人参(去芦)5钱,肉果(去油)40个,白豆蔻4钱,槟榔3个,木香5钱,神曲(炒)1两,麦芽(炒取粉)、山楂2两,茯苓(去皮)1两,使君子肉1两,干荸荠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小儿乳食所伤,吐泻积滞,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麦芽用量原缺。

摘录《直指小儿附遗》卷四

寿世保元》卷三: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陈皮3钱,半夏(姜汁炒)3钱,白茯苓(去皮)3钱,连翘3钱,神曲3钱,山楂肉3钱,萝卜子(炒)3钱,黄连(姜炒)2钱。

制法上为末,稀米糊为丸,胭脂为衣,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实热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人参煎汤,入竹沥同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医统》卷八十九引《直指小儿》: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白术5两,茯苓3两,半夏(制)3两,山楂3两,神曲(炒)3两,陈皮2两,连翘2两,萝卜子2两,苍术(制)1两,枳实(炒)1两,香附子(制)1两,厚朴(制)1两,黄芩(酒炒)1两,黄连(酒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健脾和胃。主小儿食滞,脾胃不和,嗳气吞酸,呕吐泄泻,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70-80丸,食后茶汤送下。

注意忌饮酒及食肉面。

摘录《医统》卷八十九引《直指小儿》

《杏苑》卷四: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山楂肉6钱,苍术(米泔浸)3钱,白术3钱,半夏(姜制)3钱,黄芩(土炒)3钱,白茯苓3钱,橘红3钱,萝卜子2钱,黄连(土炒,去土)4钱,神曲4钱,吴茱萸1钱,连翘1钱。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宿,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吞酸嘈杂。

用法用量每服60丸,食远橘皮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四

《墨宝斋集验方》: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白术1斤(蒸),陈皮8两(洗),厚朴8两(姜汁炒),山楂肉6两(饭上蒸),苍术半斤(炒),甘草(炙)6两,谷芽半斤(炒),莱菔子4两(炒)。

制法上为末,老粳米煮汤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调理脾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1-2钱,以白汤送下。

摘录《墨宝斋集验方》

幼科发挥》卷三: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陈皮5钱,枳壳(炒)3钱,黄连(姜汁炒)5钱,神曲3钱,山楂肉3钱,麦糵3钱,莱菔子(炒)3钱,槟榔3钱。

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湿热食积所致痢疾。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一盘珠》卷三:保和丸

药方名称保和丸

处方苍术陈皮白术茯苓半夏砂仁香附神曲白芍厚朴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泄时腹痛,泄后痛减。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保和汤”。

摘录《一盘珠》卷三

猜你喜欢

  • 肺痈再补散

    药方名称肺痈再补散处方大连珠2粒,冰片2钱半,台麝香1分半,象皮3钱,朱砂3钱,生白芍3钱,川贝母3钱,清半夏3钱,白及3钱,乳香3钱,生耆2钱。制法上为细末,最后兑入台麝、冰片。功能主治清痰益肺,芳

  • 赤石脂汤

    姜春华方:赤石脂汤药方名称赤石脂汤处方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 增益八味丸

    药方名称增益八味丸处方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 白茯苓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

  • 辰香散

    药方名称辰香散处方香附子10钱,辰砂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上逆,寒热头痛。用法用量白汤搅服。摘录《观聚方》卷三引蓝溪公定方

  • 发表消毒汤

    药方名称发表消毒汤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连翘、花粉、牛蒡、甘草。功能主治疹出后见风早没,未清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身不热而喘急,加麻黄、杏仁;身热烦渴而胸中热,加薄荷、葛根。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 分湿消毒至神丹

    药方名称分湿消毒至神丹别名分湿消毒丹处方白蜡1两,黄丹2两,韭菜地上蚯蚓粪2两(炒干1两5钱),冰片5分,朝脑3钱,麝香5分,血竭5钱,铅粉1两,炒松香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3钱,铜绿2分,轻粉

  • 定痛羌活汤

    药方名称定痛羌活汤处方羌活1钱,防风1钱,川芎?1钱,生地1钱,升麻1钱2分,细辛6分,荆芥6分,独活6分,薄荷6分,石膏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风热攻注,牙根肿痛。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恶热饮者,加

  • 马鼠膏

    药方名称马鼠膏处方鼠尾草10斤,马鞭草10斤。制法水1石,煮取5斗,去滓,再煎令稠,以粉为丸,如大豆大。功能主治水肿腹大。用法用量每服2丸,加至4-5丸。注意猪肉、生冷勿食。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

  • 乳香膏

    药方名称乳香膏处方乳香30克 青薄荷叶120克制法上二味,和研匀。功能主治散毒,止痛。治发背初觉小,后五七日赤热肿高。用法用量厚罨患处,上以青生绢靥盖之,觉干再以新水润之,常令湿润,三五度,其热毒自消

  • 灵液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液丹药方名称灵液丹处方乌梅(去核.炒)、寒水石(火煅.研飞)、瓜蒌根、石膏(研)、葛根、赤茯苓,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龙脑(别研)一钱。炮制上捣,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