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补中益气汤

加味补中益气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身、白术升麻柴胡橘红甘草、麻黄根、浮小麦白芍桂皮酸枣仁

功能主治阳虚自汗。

用法用量大枣2枚,水煎,温服。

虚极者,加附子2片。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四

《万氏家抄方》卷二: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芩1钱,黄耆1钱,柴胡1钱,半夏8分,芍药8分,人参8分,白术8分,当归8分,甘草5分,升麻3分,陈皮6分。

功能主治平素不足,兼以劳役内伤,挟感寒暑,致患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软,乏力少气。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空心服。

有汗及寒重,加桂枝5分,倍黄耆;热盛,倍柴胡黄芩;渴,加麦门冬天花粉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直指附遗》卷九: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7分,甘草4分,白术1钱,当归(酒洗)1钱2分,陈皮(去白)1钱,柴胡(去芦)5分,升麻3分,麦冬7分(制,去心),天花粉5分,黄柏7分(酒盐炒),黄芩5分(酒浸)。

功能主治动作劳倦。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2钟,煎至1钟,去滓温服。

摘录《直指附遗》卷九

《便览》卷二: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蜜炙)1钱,白术(炒)1钱,杜仲(炒)1钱,牛膝1钱,白芍(炒)1钱,甘草(炒)6分,当归(酒浸)8分,升麻3分,陈皮7分,柴胡5分,五味子9粒,黄柏(炒)1钱,枸杞子1钱。

功能主治一切中气不足,脾胃弱,下元虚,腰膝软弱,夜有房劳。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如梦遗,加知母牡蛎各1钱;腹胀,加半夏厚朴;咳嗽,加知母麦冬各8分;泄泻,加肉豆蔻干姜各7分;呕逆恶心,加藿香半夏

摘录《便览》卷二

寿世保元》卷三: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炒)2钱,人参1钱,白术(去芦,炒)2钱,白茯苓2钱,陈皮8分,柴胡4分,升麻3分,白芍(酒炒)1钱5分,当归(酒炒)3钱,萝卜子(炒)3钱,厚朴(姜炒)1钱,甘草(炙)8分,枳实(麸炒)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虚惫,脾胃伤损,肿胀尤甚。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医宗必读》卷八: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炒黄),黄耆1钱2分,甘草3分,当归5分,陈皮6分,升麻3分,柴胡1分,茯苓2钱,车前子1钱。

功能主治脾肺虚,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水2钟,加煨姜3片,大枣2枚,水煎8分服。

摘录《医宗必读》卷八

济阴纲目》卷二: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白术1钱,当归1钱,陈皮1钱,升麻3分,柴胡3分,生地黄8分,天花粉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弱体倦,发热作渴,饮食减少,而不生血者。

用法用量作1服。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二

外科大成》卷四: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2钱,人参1钱5分,白术1钱5分,当归1钱5分,粉草1钱(炙),陈皮7分,柴胡5分,升麻5分,苍术1钱,防风8分,元参8分,黄连5分,黄芩5分,黄柏5分。

功能主治脓疥而无完肤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8分,食远温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济阴纲目》卷十四: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白术1钱,甘草(炙)1钱,当归7分,陈皮7分,升麻3分,柴胡3分,肉豆蔻5分,补骨脂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

《济阳纲目》卷四十五: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人参白术甘草(炙)、当归陈皮柴胡升麻钩藤钩。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胃气虚弱颤振。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五

《济阳纲目》卷七十三: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蜜炙)1钱,白术1钱,白芍药(酒炒)1钱,甘草(炙)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5分,砂仁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劳倦饮食损伤元气,或过服寒凉消导之药,致清气下陷,肚腹大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三

《证治宝鉴》卷七: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白芍、熟地、知母黄柏茯苓牡蛎地骨皮

功能主治劳役太过,脾肺气虚,色白倦怠,气口脉大无力。

用法用量煎汤下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有热加黄柏、生地。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眼科临症笔记》: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3钱,当归身3钱,柴胡2钱,黄耆8钱,升麻1钱半,熟地5钱,玉竹3钱,枸杞4钱,白术3钱,云苓3钱,石斛3钱,甘草1钱,大枣3个,生姜1片。

功能主治高风障症。二目不赤,不疼,不肿,常觉眩晕,每至日落星出,而无所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眼科临症笔记》

《会约》卷十四: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随便),黄耆(蜜炒)2钱,白术钱半,当归钱半,炙草8分,陈皮8分,柴胡(酒炒)3分,升麻(蜜炒)3分,杜仲钱半,续断钱半,淮山药(炒)钱半,百合2钱,五味子15粒。

功能主治堕胎。

用法用量胎至七月,肺经养之,前此或堕,肺经受伤,后孕宜预于六月调补之,必须大剂,不可间断,保过七月,则无虞也。

如肺虚有热,或口渴溺赤,或咳嗽喉燥,加麦冬1-2钱;如脾寒泄泻,加炮干姜1钱;如气滞而胀,加腹皮8分,或加枳壳7分。

摘录《会约》卷十四

《医统》卷五十五: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当归1钱,白术1钱,陈皮5分,甘草5分,升麻5分,柴胡5分,防风5分,白芷5分,川芎5分。

功能主治中气不足,卫气不舒,致患搔痒。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医统》卷五十五

外科十三方考》卷下: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地榆1两,光连2钱。

功能主治内痔下血不收。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卷下

《济阳纲目》卷八十二: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蜜炙)1钱,人参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5分,木香5分,香附8分,青皮(去瓤)8分,川芎8分,甘草3分,桂枝少许。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浑身麻,属气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二

《洞天奥旨》卷十二: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3钱,黄耆5钱,白术1钱,当归3钱,柴胡8分,升麻4分,生草1钱,陈皮1钱,金银花1两。

功能主治脐漏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纵色者,加熟地1两,山萸肉4钱;动怒者,加白芍药1两,当归2钱,丹皮3钱,熟地5钱。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二

《会约》卷十四: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淮山药炒黄3-5钱代之亦可),黄耆(蜜炒)2钱,白术1钱5分,当归1钱5分,熟地1钱5分,白芍(酒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8分,升麻(蜜炒)3分,柴胡(酒炒)3分。

功能主治元气虚损,不时漏血,历年不止者。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用量原缺。

摘录《会约》卷十四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当归3钱,黄耆1钱(炙),白芍1钱,广陈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产后伤冷,恶露凝块,日久不散,虚证百出;或身热骨蒸,食少羸瘦;或五心烦热,月水不行,其块在两胁,动则雷鸣,嘈杂晕眩,发热似疟,时作时止。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送下三消丸。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济阳纲目》卷七十四: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芍药、龙胆草、青皮枳壳、香附子川芎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元气虚极,胁或刺痛。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四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6钱,白术6钱,广皮2钱,升麻2钱,柴胡2钱,泡参2钱,秦归2钱,乌贼骨2两,茜草根(炒炭)4钱。

功能主治补气摄血。主崩中或漏下不止,色淡红,精神疲惫,气短自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医钞类编》卷十:加味补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中益气汤

处方炙耆、人参白术(土炒)、当归(土炒)、升麻(酒炒)、陈皮诃子、肉蔻(煨去油)、北五味、乌梅(去核)、炙草、糯米(炒)。

功能主治泄泻,元阳虚陷,大孔不收。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猜你喜欢

  • 清开灵口服液

    药方名称清开灵口服液处方胆酸、珍珠母、猪脱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性状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上八味,水牛角磨粉,板蓝根、栀子、金银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

  • 揩齿朱砂散

    药方名称揩齿朱砂散处方朱砂1两(细研),海蛤2两(细研),石膏1两,细辛2两,川升麻2两,防风(去头芦)2两,寒水石3两,芎?1两,槟榔2两,生干地黄2两半。制法上为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令黄黑齿变白

  • 加减栀子五物汤

    药方名称加减栀子五物汤处方葛根、、柴胡、香薷、石膏、栀子、前胡、黄芩、葱白、麦冬、陈皮、知母、甘草。功能主治安胎清热。主妊娠热病损胎者。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和中清热饮

    药方名称和中清热饮处方黄连(姜炒)1钱,半夏(姜制)1钱,茯苓1钱5分,陈皮7分,藿香7分,砂仁7分。功能主治小儿热吐。小儿(口见)乳,面色多赤,二便微秘,手足指热。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摘录《明医指

  • 山栀地黄汤

    药方名称山栀地黄汤处方山栀3.6克 生地 芍药知母贝母瓜蒌仁各3克天花粉牡丹皮麦门冬功能主治治痰热内积,咳嗽先痰后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豆牛子散

    药方名称豆牛子散处方豆牛子(豆叶上生者)2-7枚(以糯米同炒令米黄),麝香半钱(细研)。制法上药同研如面。功能主治瘰疬头多,经久不愈,脓血不止,疼痛。用法用量别取枳壳末3钱,用水1盏,煎至4分,去滓,

  • 煅蒌散

    药方名称煅蒌散处方黄瓜蒌1个,苏子3钱,莱菔子3钱,芥子3钱,人中黄2钱。制法将瓜蒌切去盖,倾出其仁,取3钱和前药拌匀,纳瓜蒌中,将原盖盖好,用桑皮纸糊之,以黄泥厚涂作团,用文武火煅至烟将尽,取起俟冷

  • 冷壶散

    药方名称冷壶散处方良姜。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伏暑伤冷,暴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沉冷服。摘录《鸡峰》卷五

  • 丁香半夏丸

    《太平惠民种剂局方》卷四:丁香半夏丸药方名称丁香半夏丸别名丁夏霍香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处方肉豆蔻仁木香丁香人参陈皮(去白)各7.5克藿香(叶)15克半夏(汤

  • 粉汗方

    药方名称粉汗方处方牡蛎半斤(烧,研如粉),麻黄根1两(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盗汗,腠理开疏。用法用量2味同拌匀,寝寐中有汗处,使人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