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牡丹汤

药方名称大黄牡丹汤

处方大黄12克 牡丹3克桃仁9克。瓜子12克芒消9克

功能主治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肠痈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则局部有痞块,发热恶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黄腻,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消,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备注本方治症属于热毒蕴结于肠,气血瘀滞不通而成。方中大黄清热解毒,祛瘀通便;丹皮凉血散瘀为君,芒消大黄清热解毒,泻下通便为臣;桃仁、丹皮活血化瘀为佐,冬瓜仁排脓散结为使。五味合用,共奏泻热逐瘀,散结消痈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大黄牡丹汤

药方名称大黄牡丹汤

别名瓜子汤、大黄汤、大黄牡丹皮

处方大黄4两,牡丹1两,桃仁50个,瓜子半升,芒消3合。

功能主治泻热破瘀,散结消肿。排血利尿。攻下荡热消痈,清肠消炎。抗菌消炎,增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肠内积物。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少腹肿痞,疼痛拒按,小便自调,或善屈右足,牵引则痛剧,或时时发热,身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现用于湿热瘀滞的急性阑尾炎、妇女急性盆腔炎、附件炎、痔漏。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脓未成。产后恶露不下,小便不利,血水壅遏,少腹满痛,通身浮肿,大便难者;经水不调,赤白带下,赤白痢疾,小腹凝结,小便赤涩,或有水气者。瘀血冲逆;桃核承气汤证而小便不利;内痔、毒淋、便毒。

用法用量瓜子汤(《千金》卷二十三(注文)引《肘后方》)、大黄汤(《外科集腋》卷四)、大黄牡丹皮汤(《杂病证治新义》)。《金匮要略今释》:盲肠阑尾之炎,当其发炎而脓未成之际,服本方则炎性渗出物随下,其状亦似脓。方后所云:有脓当下者,盖指此。非谓脓成之证亦可用本方也。脓成与否,为本方与薏苡附子败酱散之界画,不容假借。其证候,在肿痛处之痞硬与濡软,在寒热与无热,在脉之迟紧与数,学者详焉。

注意凡重型急性化脓或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或有中毒性休克,或腹腔脓液多者),婴儿急性阑尾炎,妊娠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寄生虫病等,均不宜用本方。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大黄下瘀血血闭;牡丹治瘀血留舍;芒消治五脏积热,涤去蓄结,推成致新之功,较大黄尤锐;桃仁治疝瘕邪气,下瘀血血闭之功,亦与大黄不异;甜瓜瓣,《别录》治腹内结聚,戒溃脓血,专于开痰利气,为内痈脉迟紧未成脓之专药。

2.《金鉴》引李彣:大黄芒消泄热,桃仁行瘀,丹皮逐血痹,去血分中伏火,瓜子主溃脓血。

3.《成方便读》:夫肠痈之病,皆由湿热瘀聚郁结而成。故用大黄之苦寒行血,芒消之咸寒软坚,荡涤一切湿热瘀结之毒,推之而下。桃仁入肝破血,瓜子润肺行痰,丹皮清散血分之郁热,以除不尽之余气耳。

临床应用1.肠痈:大黄牡丹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104例。急性阑尾炎20例,包裹性阑尾脓肿20例,粘连性肠梗阻20例,肠道蛔虫堵塞10例,胆道蛔虫症10例,急性胆囊炎15例,结石性胆道感染并中毒性休克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例。痊愈100例,中转手术者仅4例。治愈率达96.15%。

2.血瘀经闭:某妇人,经水不来三四个月,一医以为妊娠,至五个月,产婆亦以为妊,施镇带(即妊娠带)。其人曾产数胎,以经验故,亦信为妊。然至十一月,全无产意,于是乞诊于余。余熟诊之,腹状虽似妊,实非妊也。因告以经闭。夫妇闻之大惊,频乞药,乃与大黄牡丹汤,日用4服,服至4-5日,下紫血坏血甚夥,20日许而止,腹状如常。翌月月信来,自其月妊娠,翌年夏,举一子,此瘀血取尽之故也。

3.痔疾: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血栓性外痔20例,19例痊愈,1例无效。一般服药1至3剂疼痛锐减,痔核明显内缩,3至6剂痔核逐渐吸收。

4.交肠:一妇人,年可三十,后窍闭塞不通,大便却从前阴泄。如是旬许,而腰腹阵痛,大烦闷,燥屎始通,前阴所出亦自止,嗣后周而义发。盖患之10余年,医药百端,无不为矣,容貌日羸,神气甚乏。师诊之,其脉数而无力,始按其脐下,有粘屎即从前阴出,再按有一块应手。师问曰:月事不行者几年?曰:10余年矣。先与大黄牡丹汤缓缓下之,佐以龙门丸(梅肉、山栀子巴豆轻粉滑石)泻之者,月1次,自是前后阴口得其所居。数旬,自谓曰:妾有牡痔,方临厕也,疾痛不可忍。师视之,肛旁有如指头者,以药线截而治之,仍服前方1周年许,块亦自消。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上清白附子丸

    药方名称上清白附子丸处方白附子(泡)、半夏(汤洗)、川芎、菊花、南星、僵蚕(炒)、陈皮(去白)、旋覆花、天麻,各一两。全蝎(炒.半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生姜汁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诸风痰甚,

  • 二制黄连膏

    药方名称二制黄连膏处方鸡爪黄连不拘多少(切碎,洗净)。功能主治风热眼眦粘涩等眼疾。用法用量先将姜1大块切作两片,挖空,将黄连入姜内,以绵缚之,湿纸包,略煨少时,纸焦为度,以红枣去核,将黄连盛入枣内,少

  • 分金散

    药方名称分金散处方硼砂半钱,马牙消半钱,脑1字,麝1字,人参半两,甘草(炙)各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四时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字。惊风发动如羊眼,喉内无涎,添用脑、麝,冷水下1字。摘录《幼幼新书》卷

  • 畅卫舒中汤

    药方名称畅卫舒中汤处方香附(醋炒)8分,苏梗5分,苍术(泔浸)5分,贝母8分,连翘(去心)5分,抚芎6分,神曲(炒)1钱,沙参1钱,桔梗4分,南木香半分。功能主治气膈。用法用量大剂煎,徐徐呷之。各家论

  • 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药方名称二十六味牡丹煎丸处方牡丹皮1两,黑附子1两(炮),牛膝(酒浸一宿)1两,龙骨2两(细研,水飞过),五味子1两(生),官桂(去皮)1两,人参1两,槟榔2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续断(

  • 肺肾两益汤

    药方名称肺肾两益汤处方熟地2两,人参1两,麦冬1两,三七根(末)3钱。功能主治肺肾两经之亏火乘隙而外越,皮毛中出血,或标出如一线,或渗出如一钱,或出于头上,或出于身中,或出于两胫之间。用法用量水煎服。

  • 蒺藜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蒺藜汤药方名称蒺藜汤处方蒺藜子(炒,去角)附子(炮裂,去皮、脐)山栀子仁各30克制法上三味,哎咀如麻豆。功能主治治阴疝,牵引小腹作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或腹胁闷痛。用法用量每服

  • 秘元煎

    药方名称秘元煎别名秘元汤(《会约医镜》卷十三)。处方远志2.4克山药6克芡实6克 枣仁(炒,捣碎)6克白术(妙)茯苓各4.5克 炙甘草3克人参3~6克五味子14粒(畏酸者去之)金楔子(去核)6克功能主

  • 拂疼饮

    药方名称拂疼饮处方乌药1钱,南星1钱,僵蚕1钱,川芎1钱,麻黄1钱,苍术1钱,桂枝1钱,白术1钱,橘红1钱,竹沥1杯。功能主治湿痰湿火或风寒凝滞不散,手臂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玉案》卷四

  • 二灵散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卫生家宝》:二灵散药方名称二灵散处方益母草(晒干)、陈盐梅(烧存性)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杂痢困重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摘录《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