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2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通便止呕。主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或大便秘结不通,苔黄,脉滑实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为2服。

功能主治水黄。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倍,甘草(生)减半。

功能主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用法用量水煎频服。不应,更服。

各家论述《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黄之沉降,以泄逆满之滞,此用大黄再倍于甘草,治痰闷痘闭,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结之积。一方小变,而功用不同若此。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医方集解》: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甘草黑豆汤加大黄

功能主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摘录医方集解

《金匮》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4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高注金匮要略》: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证变治,而非胃反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

临床应用呕吐:李某某,男,20岁。呕吐近半月,胃脘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实有力,有关脉滑,精神尚佳,初用连苏饮加竹茹甘草。服两剂无效。仍每餐刚完即吐(平时不吐),并伴口臭,胃脘灼热,胀痛,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黄,脉滑有力。此系积热在胃,腑气不通,胃热上冲之呕吐。改用泄热和胃之大黄甘草汤(大黄12克,甘草3克)。服一剂后,食已不吐,大便畅通;服完二剂,诸证消失。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败毒牛黄丹

    药方名称败毒牛黄丹处方牛黄1两,川大黄1两,粉霜1分,珍珠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疮疹出定,脓汁不干,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0粒,人参汤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张涣方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药方名称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

  • 丹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丹砂散药方名称丹砂散处方朱砂22.5克(细研,水飞过)犀角屑15克 天竹黄15克秦艽15克(去苗)白鲜皮15克沙参15克(去芦头)寒水石30克麦门冬60克 (去心,焙干)马牙消

  • 柴蒿鳖甲汤

    药方名称柴蒿鳖甲汤处方柴胡2钱,青蒿1钱半,生鳖甲3钱,黄芩2钱,白芍3钱,丹皮3钱,鲜生地4钱,麦冬2钱,栀子2钱,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妇人病温,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耳聋口苦,昼则脉静身凉,夜

  • 磁石木香丸

    药方名称磁石木香丸处方磁石3两(烧令通赤,以醋淬7遍,捣碎,研,水飞过),木香1两,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干姜3两(用浆水1斗,盐花1合,与附子一处以慢火煮,水尽为度,切片,焙干),汉椒3两(醋浸

  • 干荔枝汤

    药方名称干荔枝汤处方蔗糖1斤(糖球亦好),大乌梅(润者)2两(汤浸,时复换水,澄去酸汁,不去核,焙干),桂(去皮,为末),生姜2两(薄切作片,焙干)。功能主治暑热。用法用量方中桂用量原缺。摘录《寿亲养

  • 丁香生胃散

    药方名称丁香生胃散处方丁香、藿香叶、肉桂(去粗皮)、姜黄、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进饮食,止呕逆,消痰。主中焦不和,气滞不下,呕逆恶心,饮食进退,肢体困倦。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

  • 大豆乌蛇酒

    药方名称大豆乌蛇酒处方大豆100g 麻子仁100g乌蛇(去头尾皮骨)12g 白酒1500ml炮制将上述3味药材,相和令匀,放甑内蒸;熟后,去掉甑底物,将酒淋入甑中,等酒热再淋,按此淋7~8遍;将酒倒入

  • 回生保命丹

    药方名称回生保命丹处方当归(炒)2钱,川芎3钱,白芷梢3钱,旧槐花1两,乳香5分,没药5分,轻粉4钱2分,朱砂4钱,雄黄3钱,牛黄4分,血竭1钱,孩儿茶1钱,小丁香1钱。制法上为末,用红枣、大米粉打糊

  • 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

    药方名称鲁府遇仙传种子药酒处方白茯苓(去皮,净)500克 大红枣(煮,去皮、核,取肉)250克 胡桃肉(去壳,泡,去粗皮)180克 白蜂蜜3千克(置锅内熬滚,入前三味调匀,再用微火熬膏倾入瓷坛内,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