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附散

姜附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

制法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姜汁煮耗尽,约7分取出,挑入银器内,四面摊开,顿重汤上,时复搅转,重摊过,候药9分干,可以捻不粘缀手,尽取出,捻成小饼子,顿在筛子内,或晒或焙干,碾为细末,再入胡椒丁香末。

功能主治脾虚胃寒。

用法用量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赤水玄珠》卷四: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附子1斤,生姜3斤。

制法生姜捣汁,浸香附1宿,晒干再浸,再晒,以姜汁尽为度,为末。

功能主治膈气不通,胸膈间结块,大如拳,坚如石,呕吐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煨,去皮)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脏寒,下痢白脓,心腹疠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姜附散

药方名称姜附散

处方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青下,白下。

用法用量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猜你喜欢

  • 防葵散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防葵散药方名称防葵散处方防葵1两,木香5钱,柴胡半两,黄芩半两。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者。用法用量每次5钱,水煎服。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圣惠》卷四十八:

  • 陈槐汤

    药方名称陈槐汤处方当归(头、尾)6克川芎6克赤芍药6克黄芩6克槐花6克陈皮6克侧柏叶(蜜炒)6克乌药6克 山栀子7个藕节0.9克 细茶9克功能主治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

  • 牛膝浸酒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牛膝浸酒药方名称牛膝浸酒处方牛膝(去苗.八两)茄子根(八两) 鼠黏子(微炒.三两)防风(去芦.二两)萆薢(二两)枸杞子(二两)羌活(二两) 海桐皮(二两)苍耳(捣碎.

  • 除根丸

    药方名称除根丸处方羌活6两,独活6两,两头尖3两,寸香5钱,草乌2两,胡麻半斤,荆芥7两,苍术7两,灵仙6两(酒洗),石菖蒲6两(酒洗),木通3两,当归8两,虎骨2两半(炙),苦参1斤,藁本6两,僵蚕

  • 七珍丸

    药方名称七珍丸处方僵蚕(炒)160g全蝎160g麝香16g朱砂80g雄黄80g胆南星80g天竺黄80g巴豆霜32g 寒食曲160g性状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浓郁,味辣、微苦。炮制以上九味,除麝香、巴豆霜

  • 黄耆建中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建中汤药方名称黄耆建中汤别名黄耆汤(《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录验》)。处方黄耆4.5克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 芍药18克生姜9克 胶饴30克功能主治温中补气,

  • 茵陈车前饮

    药方名称茵陈车前饮处方茵陈车前草各100克(或车前子20克)制法将茵陈、车前草加水1000克,煮取800克。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胆退黄,清热利尿,渗湿止泻。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每服200克,

  • 疳疾散

    药方名称疳疾散处方白术5钱,鸡内金5钱,猪联贴1两。制法猪联贴焙干,和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疳疾。用法用量猪联贴,即猪脾脏。摘录《沈绍九医话》

  • 解湿仙丹

    药方名称解湿仙丹处方防己2钱,泽泻1钱,猪苓1钱,肉桂3分,白术5钱,甘草5分,山药3钱,白芥子1钱。功能主治入肾而去湿气。主湿气入于两腰子,致腰痛而不能下俯,背脊骨痛,两腿酸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

  • 搜风通络汤

    药方名称搜风通络汤处方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