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流浸膏

当归流浸膏

《中国药典》:当归流浸膏

药方名称当归流浸膏

来源本品为当归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液体;气特异,味先微甜后转苦麻。

炮制当归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或微黄色为止,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850ml,混合,用70%乙醇稀释至1000ml,静置数日,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ml,一日9~15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单味制剂操作工艺》:当归流浸膏

药方名称当归流浸膏

处方当归100g。

制法上为粗末,按渗漉法,用70%醇湿润4小时,再以70%醇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50公斤之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使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用60℃以下之温蒸发至软膏状,加入初漉滤液850ml混合,用70%醇稀释,使每ml含总提取物300mg时,静置2~3天后,取上层清液过滤即得。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滑肠润燥。主妇女胎前产后诸病;痈疽疮疡;瘀血作痛;血虚肠燥的便秘。

用法用量每次口服2~8ml,日服2次。

摘录《中药单味制剂操作工艺》

猜你喜欢

  • 胡麻枕耳方

    药方名称胡麻枕耳方处方熬胡麻。功能主治蛐蜒入耳。用法用量以葛囊贮,枕之。虫闻香则自出。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 矾硫散

    《医统》卷六十六:矾硫散药方名称矾硫散处方枯矾半两,硫黄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热上攻阳明经,面鼻紫色,风刺隐疹。用法用量入丹染与色同,用津调涂敷。内服防风通圣散。摘录《医统》卷六十六《医级》卷八

  • 白石英粥

    药方名称白石英粥处方白石英3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用法用量取1乳牛10岁以上方养犊而形瘦者,每日称1两石英末拌豆与食,经7日即可乳。每朝空腹热饮1升,余者作粥,任意食之,百无所忌。5月上旬

  • 昌阳泻心汤

    药方名称昌阳泻心汤处方石菖蒲1钱,黄芩(酒炒)1钱,制半夏1钱,川连(姜汁炒)5-6分,苏叶3-4分,制厚朴8分,鲜竹茹2钱,枇杷叶(刷)2钱,芦根1两。功能主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

  • 金水煎

    药方名称金水煎处方枸杞子不拘多少(红熟者)。制法用无灰酒浸之,冬6日,夏3三日,于砂盆内研令极细,然后以布袋绞取汁,与前浸酒一同慢火熬成膏,于净瓷器内封贮,重汤煮之。功能主治延年益寿,填精补髓。久服发

  • 桂枝苁蓉汤

    药方名称桂枝苁蓉汤处方甘草1钱,桂枝3钱,芍药3钱,丹皮3钱,茯苓3钱,泽泻3钱,橘皮3钱,肉苁蓉3钱。功能主治肝脾湿陷,脂血郁腐之痢疾。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湿寒,加干姜;湿热,加黄芩;后重,加

  • 大豆饮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大豆饮药方名称大豆饮处方大豆(炒)1升,小麦半升,蒲黄半两,吴茱萸(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下痢赤白,久不止,身面虚肿。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

  • 活血止痛膏

    药方名称活血止痛膏处方辣椒、干羌、生川乌、独活、甘松、樟脑、冰片、丁香。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扭伤、挫伤,风湿骨痛,腰背酸痛。用法用量橡皮膏剂,敷贴患处。摘录《常用中成药》

  • 僵蚕膏

    《保婴撮要》卷一:僵蚕膏药方名称僵蚕膏处方真僵蚕3枚(去嘴,略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撮口。用法用量蜜调搽口中。摘录《保婴撮要》卷一《婴童百问》卷一:僵蚕膏药方名称僵蚕膏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

  • 凌霄花根丸

    药方名称凌霄花根丸处方凌霄花根(去皮,洗,焙)3两,乌药(锉)半两,人参半两,皂荚子50枚。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大肠虚冷风秘。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温水送下,每日2次。摘录《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