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汤

桂苓汤

《直指》卷七: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辣桂半两,赤茯苓半两,当归半两,川芍半两,赤芍药半两,蓬莪术半两,京三棱半两,槟榔半两,苍术(炒)半两,桑白皮(炒)半两,大腹皮半两,瞿麦穗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甘草(炒)半两,葶苈1分,大黄(湿纸煨)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血分水饮,经脉不行,血化为水,四肢红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七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细辛半两,麻黄2两(去根节),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上气不得喘息,喉中作水鸡声。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桂苓汤

药方名称桂苓汤

处方桂(去粗皮)3两,泽泻(锉)2两,赤茯苓(去黑皮,锉)2两,干姜(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上喘,心下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日午、日晚各服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猜你喜欢

  • 咳特灵

    药方名称咳特灵处方小叶榕。制法上药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煮液浓缩加浸膏,在充分搅拌下加入乙醇,静置几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成膏,干燥后加入扑尔敏,制片或装胶囊。功能主治消炎镇咳,祛痰平喘。主慢性气管炎。用

  • 白葱散

    药方名称白葱散处方川芎、当归、生地、白芍、枳壳、厚朴、莪术、三棱、茯苓、官桂、干姜、人参、川楝肉、神曲、麦芽、青皮、茴香、木香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冷气入膀胱,疝痛;胎前产后腹痛,胎动不安,或血刺痛,兼

  • 龙盐膏

    药方名称龙盐膏处方盐1分,龙脑1分,蓬砂(研)1分,马牙消(研)1分,硇砂(研,飞过)1分,蕤仁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2-7枚。制法上为细禾,再同研匀,以生蜜和,稀稠得所,新瓷合盛。功能主治沙土入眼

  • 黄药汤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黄药汤药方名称黄药汤处方黄药1两,甘草(炙,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舌肿及重舌。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普济方》

  • 二仙四物汤

    药方名称二仙四物汤处方仙茅9克 仙灵脾9克巴戟天6克鹿角霜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6克 熟地9克甘草45克功能主治壮阳补血,调理冲任。主妇女冲任不调,月经超前或错后,量少色淡,或色暗兼有瘀块,每于经

  • 当归茱萸汤

    药方名称当归茱萸汤处方当归、吴茱萸(炮,焙干)、小茴香(炒)、甘草、木香。功能主治小儿内钓。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 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

    《温热经纬》卷五: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药方名称黄连竹茹橘皮半夏汤处方黄连竹茹橘皮半夏功能主治清胃化湿,理气降逆。治湿热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热经纬》卷五《温热经纬·三时伏气外感篇》:黄连竹茹橘皮

  • 黄柏煎丸

    药方名称黄柏煎丸处方黄柏(去粗皮,蜜炙)黄连(去须)、胡黄连、芦荟(研)、诃黎勒皮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熬猪胆汁和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惊疳,身热颊赤,满口疮,腹胀发渴。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饮下。

  • 广胤丹

    药方名称广胤丹处方黄耆(锉细)1两半,人参(上党者,去苗)1两,川续断(锉)1两,泽兰叶(去皮)1两,熟地黄(焙干)1两,牡丹皮(拣净)1两,延胡索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白薇1两,嫩鹿茸(燎去毛

  • 茅花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茅花汤药方名称茅花汤处方茅花一大把功能主治治伤寒鼻衄不止。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即愈。如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