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桐皮散

海桐皮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独活萆薢(盐水浸.焙)、川芎当归,各三分。桃仁(去皮.焙)、天麻、辣桂。牛膝麻黄(去节)、枳壳(麸炒)、海桐皮白芍药、川乌(炮.去皮脐)、松节防风杜仲(姜制)、甘草(炙),各半两。麝香(一分)、虎胫骨(一两.酒炙黄)。

功能主治治白虎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六分,食前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别名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桐皮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30克山茱萸补骨脂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治小儿肝肾不足,风湿外乘,脚挛不能伸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

《直指》卷四: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独活3分,萆薢(盐水浸,焙)3分,川芎3分,当归3分,桃仁(去皮,焙)半两,天麻半两,辣桂半两,牛膝半两,麻黄(去节)半两,枳壳(制)半两,海桐皮半两,白芍药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松节半两,防风半两,杜仲(姜制)半两,甘草(炙)半两,麝香1分,虎胫骨(酒炙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四

《圣惠》卷六十九: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锉),桂心1两,白芷1两,当归1两(锉,微炒),漏芦1两,芎藭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槟榔3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身体骨节发歇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七: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锉),防风2两(去芦头),黑豆1两(炒熟),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辟外风,止疼痛。主伤折。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圣惠》卷四十五: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分(锉),羌活3分,羚羊角屑3分,独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3分,赤芍药3分,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1两(去苗),赤茯苓3分,酸枣仁3分(微炒),槟榔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脚气疼痛,皮肤不仁,筋脉缓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二十三: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2两半(去根节),天麻2两,牛膝2两(去苗),桂心1两,防风1两半(去芦头),当归1两,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历节风。身体四肢无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三: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赤箭半两,桂心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石斛半两(去根节,锉),独活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仙灵脾5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羚羊角屑半两,芎藭半两,木香半两,五加皮半两,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槟榔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食猪肉、毒鱼、酒、蒜等。

摘录《圣惠》卷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草乌头(锉碎,盐炒)1两,地龙(炒,去土)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湿脚气,及肾脏风下注,满脚生疮痒痛,脓水出。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夜卧冷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普济方》卷三○一: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黄连全蝎硫黄花椒大腹皮樟脑、海桐皮白芷轻粉黄皮、蛇床、枯矾、榆树皮、斑蝥少许、径松皮、剪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蜡油调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郁李仁(炒,去皮,别研如膏)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薏苡仁(炒)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虎胫骨(酥炙)1两半,恶实(炒)1两半,熟干地黄(焙干)1两半,朴消(别研)2两。

制法上药先将11味捣罗为散,次入郁李仁膏,并朴消同研匀。

功能主治风毒流入脚膝,行履艰难,向夜筋脉痹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早、晚食后夜卧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卫生总微》卷十九: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别名海桐散

处方桐皮1两,当归(去芦,洗净,焙干)1两,牡丹皮(去心)1两,熟干地黄1两,牛膝(去芦酒浸,焙干)1两,山茱萸半两,补骨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脚挛不能伸举。小儿禀受肾气不足,血气未荣,脚趾拳缩无力。

用法用量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九

《鸡峰》卷十五: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牛膝1两,天南星半两,当归半两,白附子半两,干蝎半两,白僵蚕半两,川芎半两,没药半两,地龙半两,腻粉1钱。

制法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走注,疼痛不定。

用法用量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五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1两,羚羊角屑2两,薏苡仁2两,防风1两,羌活1两,筒桂(去皮)1两,赤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及一切风顺凝滞气阴,百节拘挛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圣济总录》卷五:海桐皮散

药方名称海桐皮散

处方桐皮(锉)1两,五加皮(去粗皮,锉)1两,萆薢(炒)1两,薏苡仁(炒)1两,虎骨(涂酥,炙,令黄)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恶实(炒)半两,防风(去叉)1两,续断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郁李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中风。踞而腰痛,脚肿疼重,耳鸣面黑,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3钱匕,空腹、食前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猜你喜欢

  • 苏羌达表汤

    药方名称苏羌达表汤处方苏叶4.5~9克防风3~4.5克 光杏仁6~9克羌活3~4.5克白芷3~4.5克 广橘红2.4~3克(极重者4.5克)鲜生姜2.4~3克 浙苓皮6~9克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湿解表

  • 马乞

    药方名称马乞处方白面6斤(作乞马),羊肉2脚子(熟,切乞马)。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用法用量系手搓面,或糯米粉,鸡头粉亦可。上药用好肉汤,炒葱、醋、盐一同调和。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清阑液

    药方名称清阑液处方红花10克,桃仁10克,青皮10克,甘草10克,丹皮15克,白芍15克,花粉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归尾15克,连翘15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公英100克,金银花50克

  • 草丹散

    药方名称草丹散处方黄虢丹2钱半,硇砂半钱,巴豆肉10个(纸压去油)。饼药1盏半。制法上同入罐子中,以慢火熬3-4沸,取下,续研细石灰3钱和毕。功能主治酒渣鼻并鼻上赘肉,面粉刺、雀斑。用法用量酒渣,鹅毛

  • 蒲黄汤

    药方名称蒲黄汤别名蒲黄散(《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处方赤茯苓木通车前子 桑白皮(炒)荆芥灯心赤芍药甘草(微炒)蒲黄(生)滑石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清心肾,利小便。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用法用量

  • 胡芦巴饮

    药方名称胡芦巴饮处方胡芦巴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舶上茴香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木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沉香3分。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肾脏气冷,腹痛呕逆,腹胁胀满,

  • 栝楼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栝楼散药方名称栝楼散处方栝楼1枚(干者)柴胡15克(去苗)甘草15克(炙微赤,锉)款冬花15克芦根15克(锉)贝母15克(煨令微黄)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肺黄。眼目色白,

  • 莱菔散

    药方名称莱菔散处方炒莱菔5两,豆腐皮5两,川贝母3钱,冰糖2两半,白糖2两半,白果仁3钱。制法将莱菔子、豆腐皮、川贝母、白果仁4味用砂锅焙干,为细面,过绢罗,再将冰糖研细同白糖入药拌匀。功能主治消食化

  • 阳虚黄褐斑方

    药方名称阳虚黄褐斑方处方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功能主治补阳祛斑。主肾阳不

  • 桃蝎散

    药方名称桃蝎散处方大全蝎21个 桃核21个(擘开去肉,将蝎装入扎紧,火煅存性)功能主治治忧思郁结,痰留气滞,致生瘰疬。用法用量每用1枚,研末,临卧陈酒下。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