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益紫金丸

补益紫金丸

药方名称补益紫金丸

处方青蒿2两,柴胡(去苗)2两,芍药1两,五加皮1两,续断1两,石斛(去根)1两,黄耆1两,羌活(去芦头)1两,以上锉,以无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晒3日,逐日转动,日足漉出焙干,捣罗为末,其浸药之酒,留熬后药:当归(切,焙)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桃仁(去皮尖,麸炒)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地黄汁3升,以上五味,除地黄汁外,捣罗为末,同地黄汁并入前浸药酒内,慢火熬,时时搅转,令膏凝,即住火。芎?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蛇床子(炒)1两,卷柏(去根土,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去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炙)1两,木香1两,荜澄茄1两。

制法上为末,并入药膏,同前八味拌和令匀,干不可丸,即添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百病,肌肤充实,颜色红润,进饮食,壮筋骨,暖血海,黑髭发。主形气衰惫,积气上攻,心膈不利,身体羸瘦,饮食无味;妇人屡经产育,血海冷惫,腰腹气痛。

用法用量每日3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猜你喜欢

  • 服槐子方

    药方名称服槐子方处方槐子(10月采)。功能主治补脑,早服之令头不白,好颜色,长生。主用法用量10月上已日取,新瓦瓮盛,又以一瓮盖上,密封21日后,洗去皮,从月1日起服1枚,2日2枚,3日3枚,如此至1

  • 柴胡五味汤

    药方名称柴胡五味汤处方柴胡5两,五味子3两,橘皮3两,紫菀3两,贝母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者,熬)3两,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3两,黄芩3两。制法上细切,捣极碎。功能主治肺痰气,上气、气急及咳。

  • 附子麻黄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附子麻黄汤药方名称附子麻黄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干姜甘草(炙)人参等分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

  • 陈皮枳实汤

    药方名称陈皮枳实汤处方陈皮1钱2分,鼠粘子1钱1分,厚朴1钱1分,枳实1钱,青皮1钱,乌药1钱,紫草茸1钱,砂仁1钱,神曲1钱,槟榔1钱,草果1钱,桔梗1钱,升麻8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宿

  • 泄水丸

    药方名称泄水丸别名大智丸(《医学纲目》卷二十)。处方大戟芫花甘遂海带海藻郁李仁续随子各15克 樟柳根3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枣肉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腹中满痛里壅之实证。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

  •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药方名称芦吸散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制法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

  • 解肌散火汤

    药方名称解肌散火汤处方葛根、防风、楂肉、桔梗、牛蒡子、升麻、紫草、红花、北柴胡、赤芍、黄芩、甘草。功能主治痘疹初热。用法用量芫荽为引。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二神散

    《仁斋直指》卷十六:二神散药方名称二神散处方黄色海金沙22.5克滑石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主诸淋急痛。用法用量每服7.5克,用灯心草、木通、麦门冬煎汤去滓,入蜜调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六《证

  • 姜糖煎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姜糖煎药方名称姜糖煎处方生姜汁100毫升 砂糖120克功能主治治老人咳嗽喘急,食即吐逆,腹中胀满。用法用量上药相和,微火温之,一二十沸即止。每服5~10毫升,渐渐咽下。摘录《寿亲

  •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药方名称补心丹处方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