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褐丸子

褐丸子

活幼口议》卷十七:褐丸子

药方名称褐丸子

处方萝卜子2两(微炒),陈皮(去白)1两,青皮(去白)1两,京三棱(炮)1两,黑牵牛1两半(半炒半生,煿尤佳),蓬莪术(炮)1两,胡椒半两,木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阴阳不和,脏腑怯弱,乳食不消,心腹胀满,呕逆气急;或肠鸣泄泻频并,腹中冷痛,食症乳癖,痃气痞结,积聚肠胃,或秘或利,头面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煎萝卜汤送下。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七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褐丸子

药方名称褐丸子

处方走石、金线重楼郁金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1个,倾出一半,留一半,盛药在胆内,煮令熟,放冷,于乳钵内细研,入牛黄麝香各少许,用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

用法用量每服3丸,陈米饮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百一》卷十九:褐丸子

药方名称褐丸子

处方萝卜子(炒)1两,莪术(炮)1两,胡椒半两。

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萝卜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十九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张涣方:褐丸子

药方名称褐丸子

处方萝卜子1两半(炒),黑牵牛1两(炒),胡椒1分半,木香1两,蓬莪术(湿纸裹,煨)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气,腹胀如鼓,及奶癖、食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仙人骨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张涣方

《得效》卷十二:褐丸子

药方名称褐丸子

处方萝卜子(炒)1两,陈皮半两,青皮半两,好槟榔半两,黑牵牛(取仁,半生半炒)半两,北五灵脂半两,赤茯苓半两,蓬莪术(煨)半两。

制法上为末,飞罗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因虚中有积,疳积肿胀,腹肚紧胀,头面虚浮。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紫苏、桑白皮煎汤送下。

摘录《得效》卷十二

猜你喜欢

  • 侧子酒

    《千金》卷七:侧子酒药方名称侧子酒别名侧子浸酒、牛膝酒处方侧子4两,牛膝4两,丹参4两,山茱萸4两,蒴藋根4两,杜仲4两,石斛4两,防风3两,干姜3两,蜀椒3两,细辛3两,独活3两,秦艽3两,桂心3两

  • 加味参术汤

    《辨证录》卷十二:加味参术汤药方名称加味参术汤处方人参1两,白术5钱,甘草1钱,肉桂1钱,白扁豆3钱。功能主治娠妇气虚而又犯寒,畏寒腹痛,将欲堕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二《辨证录》卷十

  • 菖蒲丸

    《阎氏小儿方论》:菖蒲丸药方名称菖蒲丸处方石菖蒲6克丹参6克人参(切,去顶,焙)15克赤石脂9克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各30克制法上同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或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主心气

  • 狼毒膏

    《外科正宗》卷四:狼毒膏药方名称狼毒膏处方狼毒槟榔硫黄五倍子川椒 枫子肉蛇床子各9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风湿侵袭肾囊,致成肾囊风,初起干燥痒极,喜浴热汤,甚则起疙瘩,顽麻瘙痒,破流脂水,皮热痛如火

  • 半夏茯苓丸

    药方名称半夏茯苓丸处方茯苓、半夏、橘皮、枳壳、人参、甘草、干姜。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妊娠恶阻,甚者寒热呕吐,胸膈烦满。用法用量每服20丸。摘录《女科指掌》卷三

  • 薏苡仁饭

    药方名称薏苡仁饭处方薏苡仁。功能主治冷气。用法用量煮饭服。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 大白散

    药方名称大白散处方大天南星(炮)。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胃反呕吐。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粟米联1撮,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

  • 六丁神散

    药方名称六丁神散处方苦丁香6枚(或称5分重),白丁香1钱,苦参末5分,赤小豆1钱,磨刀泥(青石者加。一名龙泉粉)1钱,大斑蝥7个(去头足,炒),白僵蚕(去丝嘴,炒)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用

  • 化症丸

    《圣惠》卷七十一:化症丸药方名称化症丸处方硇砂半两(细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五灵脂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雄雀粪半两(微炒黄),猪牙皂荚半两(去皮,涂醋,炙令黄,去子)。制法

  • 粉身方

    药方名称粉身方别名粉身散处方芎藭、白芷、藁本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辟温病。主用法用量粉身散(《千金》卷九)。摘录《肘后方》卷八引姚大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