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解悬汤

解悬汤

《辨证录)卷十三:解悬汤

药方名称解悬汤

处方人参60克当归120克川芎60克荆芥9克 益母草90克麦冬30克炮姜3克

功能主治治乳悬。产后乳房伸长,疼痛难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四剂而乳头收,再四剂痊愈。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辨证录》卷十三:解悬汤

药方名称解悬汤

处方人参2两,当归4两,川芎2两,荆芥3钱,益母草3两,麦冬1两,炮姜1钱。

功能主治急救胃气而补血。主妇人产后,亡血过多,胃中空虚,胃血干燥,两乳细小,下垂过小腹,痛甚。

用法用量水煎服。4剂而乳头收,再4剂痊愈。

各家论述此方人参生胃气于无何有之乡,当归川芎于乘危至急之地;用荆芥、益母草分解各脏腑,以归其经络;用麦冬炮姜者,因阳明胃火之燥,未免火动而炎烧,产后不便大用寒凉,故用麦冬微凉之品,稍解其火势之烈也。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医林纂要》卷十:解悬汤

药方名称解悬汤

处方黄耆2两,当归1两,人参3钱,川芎3钱,荆芥3分,益母草1钱,生地黄1钱,炮姜3分。

功能主治补血荣筋。主产后去血过多,气热血虚,肝筋缓弛,或乳少过服通乳之药,血不足于经脉而气虚,因儿之吮以下垂,则筋从所引而弛,致患乳悬证,两乳细小,下垂过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黄耆当归,此补血汤;人参宜大补中气;川芎以行血中之气;荆芥去血中风湿;益母草补肝和胃,燥湿行血;生地黄滋血而平热则筋自收,用当病情,难产后亦不忌;炮姜以和胃,亦以补肝。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辨证录》卷十二:解悬汤

药方名称解悬汤

处方白芍1两,当归1两,炒栀子3钱,枳壳5分,砂仁3粒,白术5钱,人参1钱,茯苓3钱,薄荷3钱。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主妇人怀抱忧郁,肝气不通,以致胎动不安,两胁闷痛,如子上悬。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闷痛除,2剂子悬定,3剂全安。去栀子多服数剂,尤妙。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冰芦膏

    药方名称冰芦膏处方炉甘石(火煅)2两(为末),冰片2分。制法上药以猪棕油捣成膏。功能主治臁疮,及诸疮久远不收口者。用法用量先以茶汁加盐少许洗净疮口,敷药,以膏盖之。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芎芷散

    《仁斋直指》卷十九:芎芷散药方名称芎芷散处方川芎白芷荆芥穗 软石膏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风邪上壅,头胀头痛。用法用量每服3克,食后沸汤调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九《仁斋直指》卷二十一:芎芷散药

  • 补煮散

    药方名称补煮散处方黄耆6两,人参6两,独活6两,芎?6两,防风6两,当归6两,桂心6两,萆薢6两,防己6两,茯苓8两,白术8两,丹参8两,附子(生用)4两,甘草(炙)4两,杏仁(去皮尖)、生地黄、生姜

  • 阑尾炎效方

    药方名称阑尾炎效方处方陈皮10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连翘10克,双花15克,公英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理气泄热,解毒散结。主小肠积热成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

  • 真金散

    药方名称真金散处方黄连(去须)黄柏当归(去芦)赤芍药各3克杏仁(去皮、尖)1.5克制法上药锉碎,用乳汁浸一宿,晒干,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生下眼胞赤烂者。用法用量用生地黄汁调少许,频频点眼;新绵裹

  • 葆元异验膏

    药方名称葆元异验膏处方全当归1两,大生地8钱,川续断6钱,白芍药5钱(酒炒),黄耆5钱,肉苁蓉5钱(炒),条芩1两(酒炒),甘草3钱,益母草1两。功能主治妇人久惯小产,受孕三四月,或五月,届期胎坠,此

  • 四子调中汤

    药方名称四子调中汤处方青皮1.5克(去瓤,麸炒)陈皮1.5克枳实(麸炒)3克香附(炒)3克黄连(姜汁炒)2.1克半夏(姜汁炒)6克瓜蒌仁(炒)3克 苏子(炒)白芥子(炒)桃仁(去皮、尖)各4.5克茯苓

  • 六郁汤

    《医学正传》卷二:六郁汤药方名称六郁汤处方陈皮,(去白)3克半夏(汤泡七次)苍术(米泔浸)抚芎各3克 赤茯苓栀子(炒)各2.1克香附6克甘草(炙)1.5克砂仁(研细)1.5克功能主治治诸郁。用法用量上

  • 芍药檗皮丸

    药方名称芍药檗皮丸处方芍药、黄檗(去皮),各一两。当归、连翘,各半两。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白牵牛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白牵牛散药方名称白牵牛散处方白牵牛子(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炒)1两,木通(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膜外水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厅类聚》引作“白牵牛子